【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緬) 11月8日消息,蘋果股價近日在該公司企圖降低對三星的依賴、重建供應鏈之路困難重重、產品嚴重短缺的影響下走勢疲弱,顯示蘋果去三星化不成卻反受內傷。此外,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坦承iPhone 5不易制作且需求大,集團遠遠達不到要求,更讓蘋果股價雪上加霜。
IT商業新聞網獲悉,NASDAQ指數成分股蘋果7日終場下挫3.83%,收558美元,創5月22日以來收盤新低,并跌破240日移動平均線(560.55美元)。蘋果股價自從在9月19日創下歷史收盤新高(702.1美元)之后便一路下滑,至11月7日為止跌幅多達20.5%。
據臺媒報道,蘋果試圖降低對三星電子的供應依賴似乎對該公司造成不少沖擊。韓國時報7日報導,KDB Daewoo Securities首席分析師Kim Hak-kyun指出,若三星、蘋果的零組件供應關係破裂,那么蘋果將面臨嚴重的零件供應問題。相較之下,三星卻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結構,降低對蘋果的重度依賴。
某歐洲投資銀行的基金經理人在接受韓國時報訪問時也表示,蘋果面臨供應非常吃緊的問題,就連iPhone 5也是如此,這是因為蘋果試圖在面板等零組件的供應鏈中排除三星。該名經理人并指出,蘋果并不希望看到其股價大幅下跌,這意味著該公司準備付出更多代價向三星購買零組件。
根據報導,蘋果一度決定不在iPhone 5中使用三星制造的快閃記憶體,但三星卻反將一軍,意外終止了與蘋果之間的面板供應約定。一位不愿具名的三星主管表示,蘋果原本打算把三星排除在旗下所有裝置之外,但是這個計畫卻似乎以失敗收場;就他所知,蘋果已同意在iPhone 5採用三星制造的快閃記憶體,并接受三星漲價的條件。根據雙方協議,三星將供應蘋果10-15%的快閃記憶體需求量。
蘋果為了建立新的供應鏈,也投入了不少資金。蘋果2012會計年度(截至2012年9月底為止)資本支出為 103億美元,較原本預期高出23億美元,這些多出來的開銷究竟是花到哪去了?仔細查看蘋果上周三(10月31日)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提交的 2012年度財務報表(10-K filing),在該公司103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當中,有95億美元是與產品工具、製程設備以及基礎建設有關。
AppleInsider報導,美國市調機構Asymco分析師Horace Dediu 7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他猜測蘋果大約把20億美元用來援助陷入財務困境的Sharp廠房。Dediu指出,Sharp是重要的蘋果裝置屏幕供應商,而富士康雖一度想對該公司進行投資,但最終仍因Sharp財務過于困窘而放棄。
他認為,這些試圖拯救Sharp的行動都是由蘋果主導,以能確保Sharp繼續提供屏幕并分散供應商調配到的訂單(預防三星電子過于壯大)。除此之外,若Sharp聲請破產,為蘋果生產屏幕的重要廠房則可能會任由債權人宰割,甚至被迫關廠,進而威脅到蘋果的產能。
推薦閱讀
太平洋皇冠(PacificCrest)分析師詹姆斯#8226;福西特(JamesFaucette)今天早上在報告中表示,重申黑莓制造商RIM股票“弱于大盤”評級,他認為黑莓的BlackBerry10設備可能上市就會死亡。 北京時間11月8日消息,太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預謀排斥非嫡系供應鏈 反遭三星回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