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的傳記我從頭到尾都看了,印象最深的是美國人身體里的知識產權血液,目前中國制度有了,相關機構有了,但知識產權意識還有待提升。”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11日在十八大新聞中心接受中外記者集體采訪。當有記者詢問中國為什么出不了喬布斯時,田力普聊起了自己的“讀后感”。
“我把它看成一本美國企業和美國社會知識產權實物的教科書”,田力普表示,美國的知識產權環境非常有利于創新,“你剛有一個創意、一個想法,就馬上會有人來告誡你,這個是你的專利,需要利用知識產權來保護。”
田力普坦言,中國還沒有美國那么好環境,“我們雖然在改革開放后也有了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但和英國300多年、美國200多年的時間相比,我們近30年的積累有些太短。”
田力普表示,八百多年前,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重大發明都產生于中國,但在隨后的時間里,中國一直沒有形成知識產權保護觀念,“要把它從制度要求變成文化意識,我們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不過在田力普看來,中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雖然有需要提升的地方,但外國媒體的很多報道扭曲了實際情況,“他們把深圳羅湖、北京秀水當成中國的標簽,但中國通過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給他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比那些聲稱的損失要多幾十倍、幾百倍、幾千倍!”
田力普指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支付商標使用權、購買正版軟件等支出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企業通過版權交易,購買了大量的國外圖書、音像制品、電視節目等,“但這一點卻被忽略”。
他舉例說,蘋果大部分的數碼產品都在中國生產,貼上牌子運到美國后價值就翻番,“正是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才讓他們能通過在中國生產制造,賺取超額知識產權附加值。”
“中國絕不是一團糟”,田力普強調,伴隨著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化,中國的創新能力近年來也得到加強。2011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到52.6萬件,占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
在強調進一步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田力普亦提醒企業注意知識產權濫用。他表示,目前有許多西方企業專門低價購買“沉睡”專利,在檢索后進行敲詐。
“我覺得這是知識產權制度的異化”,田力普說,目前,中國的企業受到的敲詐比較多,主要是因為西方國家的企業和個人對知識產權的鉆研更透,運用得更極致,“我們的企業還處在熟悉了解階段,希望他們在大海中學游泳,逐漸成長起來。”
除了刻意的敲詐,西方國家的一些手段也超過了知識產權的范疇。針對華為和中興在美國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田力普指出,這些年,華為和中興在知識產權領域走在全球前列,當外國企業沒有辦法再用知識產權刁難中國企業時,就用什么安全借口,“這可不是光明正大的手段”。
推薦閱讀
他們采用了體積達8立方米的先進的VX40003D打印機按照1:3的比例打印了3輛阿斯頓-馬丁DB5汽車模型,每輛由18個部件組裝而成,組裝完成后再由專業工作人員進行鍍色、上漆,最后電影中的豪車就此誕生。 3D打印無處不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