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9日消息,《福布斯》雜志網絡版近日刊載署名為馬克·羅格斯基(Mark Rogowsky)的評論文章稱,微軟正在圍繞著Surface平板電腦構建自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文章指出,從長期來看,如果Surface能取得成功,那么微軟將會是潛力無窮的;這家公司現在需要去做的事情是,讓Surface平板電腦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在這個市場上取得可信賴度。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全文:
說微軟在個人電腦時代中所占據的主導地位是所有那些偉大的商業(yè)成功故事中的一個,這幾乎不能算是什么新鮮事兒。也就是說,如果你在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第二個美國總統(tǒng)任期的中途買入了這家公司的股票,那么你所持微軟股票的當前價值大致會與你買入時的價格相等。
正如這家總部位于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軟件巨頭過去14年的股票——其預期市盈率僅略高于8倍——價值已經變得不上不下那樣,微軟已經發(fā)現自身正處于一個新的世界中;在這個世界里,個人電腦已經不再是信息“宇宙”的核心。就像《巴倫周刊》著名博客作者艾瑞克·薩維茨(Eric Savitz)以前報道過的那樣,個人電腦銷售量正在下滑,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很可能還將繼續(xù)保持這種趨勢。
按照MBA(工商管理碩士)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的“存在性威脅”,也就是你的企業(yè)正在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構造性變化所帶來威脅。對于微軟來說,雖然這家公司在服務器、數據庫和游戲產品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但該公司有超過一半的營收都來自于旗下Windows部門和商業(yè)部門(后者幾乎就是指微軟Office辦公軟件)。
雖然微軟股價保持著不咸不淡的狀態(tài),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這些部門仍在繼續(xù)增長,無論是通過Windows 7等表現優(yōu)異的產品,還是通過Windows Vista等糟糕的產品。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個人電腦的更換周期一直都在變得越來越長,原因是英特爾芯片在真實世界中的性能改善速度已經有所放緩,全球經濟已經不止一次的遭遇打擊,而且每一個升級周期的邊際收益與此前一個周期相比都在變得越來越小。
就其本身而言,如果不是因為移動“革命”的到來,那么這可能并非什么大問題。最開始的時候,這場革命的表現形式是智能手機,期間伴隨著黑莓讓位于iPhone和Android的趨勢。而時至今日,這種革命則正通過平板電腦展示其威力,這場革命不會令個人電腦面臨著完全被消滅的威脅,但會在大多數用戶中取代個人電腦,占據他們大多數的時間。
與大多數人相比,比爾·蓋茨(Bill Gates)都要更早明白這一時刻將會到來。事實上,他在2001年的世界計算機博覽會(現已不再召開)上就曾手拿一臺平板電腦原型機,大膽地作出了這樣的宣言:“平板電腦是一種幾乎毫無限制的個人電腦——我預計,在未來五年時間里,平板電腦就將成為美國市場上最流行的個人電腦類型。”
當然,蓋茨的這一預言并未成為現實,但微軟仍舊不屈不撓。在蘋果于2010年發(fā)布取得巨大成功的iPad以前,微軟曾再一次想要推出平板電腦。當時微軟原本計劃推出一個名為Courier的項目,在iPad以前發(fā)布自己的平板電腦,而這種平板電腦原本有可能會阻撓蘋果的成功。
但是,微軟公司內部的暗斗導致這個項目被推遲,并最終被取消。因此,微軟沒能成為潮流的前沿領導者,而是在今天希望通過Surface平板電腦而后來居上,這種在10月25日發(fā)布的平板電腦與其最新推出的Windows 8操作系統(tǒng)是相輔相成的。
對微軟來說,Surface平板電腦代表著一個巨大的賭注,因為這是一種微軟自由品牌的硬件,將與戴爾、惠普、宏碁、聯(lián)想和三星等廠商的產品展開有效的競爭;而在過去十年時間里,微軟正是依靠這些公司來出售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三家OEM(原始設備制造商)對此感到十分不滿。宏碁首席執(zhí)行官王振堂曾在今年夏天向微軟發(fā)出警告稱:“我們已經告訴(微軟),希望其三思而后行。對生態(tài)系統(tǒng)來說,這將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其他品牌可能會作出負面的回應。這并非你們所擅長的領域,所以請三思吧。”
自Surface上市以來,這種情況并未停止。惠普個人電腦業(yè)務負責人托德·布拉德利(Todd Bradley)曾說道,他“幾乎不把Surface當做競爭對手。這種平板電腦傾向于速度緩慢,使用起來有那么點雜牌電腦的感覺……而且價格還很高。從整體來看,與媒體對Surface平板電腦的大肆宣揚相比,世界所選擇相信的東西并沒有那么多。”
在我看來,這兩人對微軟自有品牌平板電腦的抗議都有過分了。其原因在于,這些家伙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微軟在銷售自有品牌電腦——注意,平板電腦也是電腦——這一領域中取得成功,那么這些電腦廠商就會變得無關緊要。到目前為止,自iPad創(chuàng)造出平板電腦以來,能取得任何附著力的平板電腦只有亞馬遜Kindle Fire和谷歌(微博)Nexus等擁有“完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產品。
微軟正在圍繞著Surface平板電腦構建同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家公司可資利用的是頗具吸引力的硬件,優(yōu)化后的操作系統(tǒng),以及能讓用戶無縫下載應用、音樂、視頻以及其他內容的商店等。
需要理解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微軟都在為Windows和Office收費,加起來的費用可能在100美元左右。個人電腦廠商則以1000美元的價格出售產品,它們可能也為自己的硬件采取了類似的漲價幅度。
這只不過是近似值,但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惠普售出一臺個人電腦的利潤是200美元,那么這些收入大致就會與微軟對半分。與此相比,iPad的售價為500美元,其毛利率為40%,這種產品通常是由蘋果直接面向消費者出售的。通過這種比較就會看出,iPad的售價僅相當于個人電腦的一半,但其利潤同樣是200美元。
這正是讓蘋果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公司的原因所在,而毫無疑問的是,這同時也在讓微軟對這種數學對其硬件業(yè)務意味著什么作出考量。從短期來看,微軟正在“嬰兒學步”,Surface平板電腦僅在這家公司的零售商店中出售(到目前為止微軟旗下僅有二十來家零售店);從長期來看,如果這種產品能取得成功,那么有一件事情看起來是無可避免的,那么微軟將會是潛力無窮的。如果我們想要回到以上所述的MBA的說法上來,那么有一項個案研究應該可以證明這個論點:
“谷歌目前將其Android操作系統(tǒng)授權給半打以上的公司使用,這些公司正在生產數十種智能手機。雖然這些智能手機中有許多看起來都頗具吸引力,而且都能提供類似的功能,但現在只有一家Android原始設備制造商正在盈利,那就是三星;而就三星而言,其智能手機利潤的大部分(也許是全部?)都來自于旗艦手機Galaxy S3。如果平板電腦也追尋類似的發(fā)展道路,那么微軟就肯定是覺得,在已經有諸多Windows平板電腦存在的世界里,Surface可能會成為大贏家。微軟或許距離生產1億臺Surface平板電腦還很遙遠,但就目前來說,這家公司也沒有必要做到那一點。”
微軟需要去做的事情是,讓Surface平板電腦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在這個市場上取得可信賴度。就現在而言,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將iPad視同平板電腦。對微軟來說,一股強勁的“逆風”是Android或蘋果平板電腦用戶能在其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之間獲得一種幾乎完全一致的體驗,而微軟Windows Phone則尚未獲得任何真正的附著力。
推薦閱讀
移動互聯(lián)網聯(lián)盟秘書長李易則向記者直言不諱,雷軍從包裝成“雷布斯”那天起,就開始締造“神話”,光環(huán)下的他在圈內混跡多年,與投資人有著很好關系,有一幫兄弟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軟正圍繞Surface構建自身生態(tài)系統(tǒng)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