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淇)小米盒子發布8天就被擱淺了,有媒體報道稱,廣電總局等已經開始著手調查小米盒子是否觸及相關規定。
顯然,雷軍的盒子夢想并沒有那么美好,小米盒子已經站在十字路口,或者被牌照問題徹底卡死,就此夭折;或者理順各方關系成功突圍,順勢殺進藍海。
小米盒子
如果說小米盒子只是試水,銷售單價數千元以上的小米電視才是雷軍的目標。雷軍是想通過小米盒子搭橋,再進一步理順與廣電系的關系,替小米電視鋪路。那么小米盒子的這條路上海擺著三大困難需要突破:
技術政策多重門檻。多數分析認為,小米盒子停擺的主要原因是因其未能獲得相關牌照。
2011年10月,廣電總局頒布《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其規定:任何使電視機聯網的設備,包括機頂盒與一體電視機,都需要內置播控平臺,都需要廣電總局頒發的牌照。同時明確指出,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不能與設立在公共互聯網上的網站進行相互連接,不能將公共互聯網上的內容直接提供給用戶。
互聯網電視并不像智能手機那樣一片坦途。一方面,由于政策門檻的存在,短期內留給小米盒子施展的空間并不多,雷軍想要延續在手機領域 “靠應用和服務掙錢”的方式并不容易。另一方面,由于零部件以及供應商鏈條并非互聯網企業的強項,因而通過銷售硬件也只能是下下策。同時,現有的網絡環境也將是小米盒子增加不少麻煩。
“盒子”們的共同難題。事實上,不僅小米盒子,整個OTT(互聯網視頻機頂盒)行業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有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視頻互聯網機頂盒銷量超過100萬臺,原來業內估計今年每個月達到1000萬臺。但按照目前的情況,預計2012年國內OTT盒子的銷量只有約380萬臺。
而除了政策門檻,市場競爭無序的局面也困擾著OTT行業的發展。
由于涌入者眾,OTT產業鏈上各環節都不盈利,深圳某大型機頂盒生產廠的產品總監透露,做平板電腦的、做手機的企業都來摻一腳,價格下滑厲害。深圳華強北甚至出現199元的產品。“有的人想撈一把就走,我們投入的研發費用比較大,但價格又得跟進。現在難就難在沒有合理利潤,如何保障研發投入。”
沒找到盈利的商業模式 沒有好的用戶體驗。未來,內容運營商都必須找牌照商才能分發內容,盒子由運營商集中采購,送給消費者。消費者購買一年寬帶費,免費獲得盒子。預計2015年,OTT盒子的銷量才會超過IPTV盒子,成為僅次于有線電視的第二大服務商。有專家分析稱:“盒子達到一定數量,才會降低成本,實施內容付費、上傳廣告,從而實現盈利。”
推薦閱讀
與蘋果實體店稍有不同,微軟還會銷售諾基亞、HTC等其它公司生產的WindowsPhone8手機,來自各大PC廠商的Windows8電腦及其它硬件。不過,業內人士依舊認為,微軟近來軟硬件一體化的打造頗有效仿蘋果,進而與其抗衡的意>>>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21229/11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