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11年2月18日,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發表記者王斌華發自湖北鄂州的報道《手機實名制形同虛設 鄂州移動卡“岔”著賣》,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廣大消費者對類似鄂州移動的做法紛紛提出質疑。3月19日,法制網—法制日報根據中國經濟新聞聯播網的報道發表跟進報道《街頭用化名報假身份證號可辦卡 鄂州移動手機實名制成空》,以期促成有關單位予以高度重視。 法制網—法制日報:2011-03-19 10:24:34 記者胡新橋 實習生劉志月 街頭用化名報假身份證號可辦卡 鄂州移動手機實名制成空 “手機實名制在我們這里沒有用,街頭上稍微動點腦筋就能辦到移動公司的手機號,真擔心再次成為受騙的被害者!”近日,湖北省鄂州市一自稱曾被手機騙子騙走錢財的市民,向《法制日報》記者反映稱:在當地用化名、報假身份證號即可新開移動電話手機卡。 報個假身份證就可辦新卡 記者即隨舉報人做了一番調查。在鄂州市城區鳳凰路移動公司營業廳門前,10余名攤販坐在寫有“上號”二字的硬紙板旁,在向行人吆喝著“生意”。舉報人從其中一名攤販手里挑選了一個號碼“15827816ⅹⅹⅹ”,付錢時故意稱忘帶身份證,表示需要發票報銷,并報上化名“王某”。這名攤販示意稍等,四五分鐘后她從移動公司營業廳出來,并出示了一張發票,詳細寫有舉報人報上的化名及購買的手機號,收費單位注明為“鄂州鳳凰路主營業廳”。 隨后,在鄂州市江碧路集中銷售手機(卡)地段,舉報人對鄂州江廣指定專營店營業員稱,需要辦理一張移動全球通手機卡,但身份證遺失。營業員表示交100元電話費就可辦理后,在電腦上注冊了客戶名字“王某”,填寫了舉報人隨口編的一組身份證號碼,迅速開通了“王某”挑選的號碼“13871845ⅹⅹⅹ”,并應要求打印了兩份“移動電話(卡)專用發票”。發票真實嗎?舉報人稱他從中國移動公司鄂州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處已得到證實。 就調查發現的問題,記者多次與中國移動鄂州分公司及中國移動湖北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聯系,均未得到任何正面回應。 老用戶無法強制實名登記 鄂州移動手機實名制沒有得以實施的情況,正是我國相關法規不健全、執法不力的尷尬寫照。 2005年底,原信息產業部主要負責人也曾公開表示,將于2006年啟動手機實名制管理工作;200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會同國務院新聞辦、公安部起草了《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2009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進一步深入整治手機淫穢色情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表示將加快立法進度,力爭在2010年底前出臺《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為全面實施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提供法律依據。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手機實名制之所以推行起來比較難,主要是涉及面比較廣,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保障這項制度的推行。此外,監管部門不僅面臨“法律依據”缺乏,監管手段上也不完備。“比如,如何鑒定新入網用戶登記信息的真實性呢?這還需要與公安部門的數據庫聯系起來才行。” 當地公安機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手機實名制難以完全落實到位,給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帶來困惑。 據了解,手機實名制工作將分兩個階段進行:從去年9月1日起對新增電話用戶進行實名登記;待相關法規出臺后,用三年時間做好老用戶的補登記工作。目前國內手機用戶已經超過7億,而沒有進行實名登記的達3.2億。 前述湖北省通信管理局負責人說,“老用戶的補充登記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果采取強制實名登記的措施,可能涉嫌侵犯用戶權益,所以急需出臺相關法律規定,平衡各方利益。”
推薦閱讀
段紹譯 幾年來,經常有一些朋友想說服我買人壽保險。沒想到這些人大部分反被我說服了。他們聽了我的講述后不但不做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了,而且把自己買的壽險也全部退掉了。 為什么我和我的家人及我公司的所有員工都不>>>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322/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