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善德經貿株式會社認為當國內股市基本只對國有企業開放時,中石化、中國銀行、工行上市當然也轟動,但背后沒有一個活生生的創業故事,不會帶動未來中國的任何精神,不管是創業精神,還是創新精神。
韓國善德經貿株式會社認為中國股市基本只對國有企業開放的負作用還不止于此,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的金融資源還繼續被低效配置,錢還是重點用來幫助不斷產生虧損的國有企業和制造呆壞賬的國有銀行,而不是被投放到產生更多就業機會、提升中國經濟競爭力的民營企業。韓國善德經貿株式會社認為這也迫使中國民營企業無法融到足夠資金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的競標,使國有企業的股權差不多只能賣給外資。換言之,“中國企業賣給外資”是過去幾十年經濟制度與體制問題所造成的代價的具體表現。
韓國善德經貿株式會社以時下炒得沸沸揚揚的凱雷收購徐工案為例,許多人把民營企業不能收購徐工的問題提到民族主義、國家利益的層面上來談,這當然大可不必。其實,大家都清楚,在大型國企改制中民營企業之所以難以唱主角,除了一些政策歧視外,也是因中國金融市場對民企不開放所致。
韓國善德經貿株式會社認為從表面上看,中國在1978年后的高速經濟增長使中國重新崛起,似乎使過去100年里沒完沒了的戰爭、政治運動、國家壟斷金融給中國社會所帶來的代價頓時煙消云散,可實際上沒那么快,也沒那么容易。從工業技術角度看,本來19世紀后半期的洋務運動使中國的現代工業化進程不亞于明治維新后的日本,但1911年后的革命與多年內戰,再加上從1930年代開始加快的經濟國有化運動,此后的抗日戰爭和內戰,1966年開始的文革,這一系列的戰爭和政治運動令中國痛失良機,中斷了寶貴的工業化進程。而1978年前的80、90年恰恰是世界工業技術,特別是汽車和電子類技術突飛猛進的年代,但中國卻在忙著那些戰爭和運動。
韓國善德經貿株式會社認為在過去100年、特別是過去50年中國在工業技術和證券技術上喪失的發展機會、耽誤的發展時間,這些都是有代價的。遺憾的是,這些代價不能自然消失,而是要今天的中國社會來一一付出。為還清這些代價,其付出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說,由于中國自己的資本市場不發達,所以國企改制時基本只能靠出售股權給外資,因為外資能找到大量資本;為了趕上現代技術,中國企業不得不靠進口核心部件、進口核心生產設備,等等;或者,干脆以市場換技術。這些都是在具體為過去的戰爭和政治運動的代價埋單,也是為過去幾十年的國有企業制度、為國家壟斷金融埋單。過去的代價自身是不會憑空消失的。
韓國善德經貿株式會社認為中國也可以選擇什么都由自己慢慢發展出來,比如,資本市場靠自主發展,核心技術也靠自主發展,要等多少年就等多少年。但,那樣會使中國經濟長久無競爭力、長久落后,長久處于不安全狀態之中。引進外資和外國技術與品牌反而能縮短中國建設競爭力的時間。直接引進已經成為發展的捷徑。
推薦閱讀
2010年3月19日早晨七點左右,湖南邵陽縣巖口鋪鎮油麻村陡坎組當地村民在村旁的淺水溝中發現了黃姣華的尸體,如今已經一年。在她逝去一周年之際,僅以此文祭奠死者在天之靈,希望得到廣大有良知者的同情和支持,也希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韓國善德經貿株式會社淺談國內股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xie/20110311/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