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快遞服務商!
二,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后,募資規模最大的中國企業IPO!

頭頂這兩大光環的中通快遞,在10月27日晚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通快遞上市首日就跌破了發行價,至收盤時跌幅擴大至15%,收報16.57美元。
在招股說明書中光彩無比的中通快遞,為何會在上市首日就這樣破發呢?這,其實也并不難理解。
為了力求公正客觀專業性,筆者首先采訪了一位快遞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士,向他詢問了這個問題。
他認為,中通快遞上市首日破發是因為以下原因。
一,“我個人認為,這是(國外)對中通模式的不認可。國外知名物流公司,都是直營(模式)。”
二,“國外物流公司,硬資產、高科技全部具備。咱們國內多數都還是人力。”
三,“而且中通的財報,利潤那塊兒雖然是中美統計方式不一樣,但實際上按照A股計算方式會是多少呢?”
由于時間因素,這三個因素,他并沒有詳細分析。
這幾個因素,也在筆者的考慮范圍之內。這時,筆者再認真琢磨了一下,發現這三個因素是很有道理的。
第一,模式問題。
其實早在幾年前,中國快遞服務業的特許加盟形式就廣受詬病。之前,業界觀點普遍認為,直營模式才是世界級快遞企業成功的根本。因為這涉及到國內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問題,所以我不便多說。
以中通為代表的加盟模式,如果在國內上市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到了大洋彼岸,人家是否認可這個陌生或者不理解的模式,那就很難說了。
而此次上市首日的破發,足以說明,大洋彼岸不認可這個模式。
第二,高科技問題。
這個問題,毋庸諱言,我們中國還是“人海戰術”。
而在美國,高科技在快遞行業已經加速發展,至少已經醞釀的很成功了。這一點,我們從無人機在快遞業務上的發展就能窺見一斑。
根據媒體的公開報道,在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快遞服務巨頭美國聯合包裹公司等公司都在無人機配送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當然,我們國內有無人機政策的限制�?墒牵瑹o人機政策可以隨著現實變化而變化。假如國內快遞企業在無人機快遞方面有突破,那政策豈會坐視不理?
而中通快遞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其融資用途包括建設和購買新的運轉中心、卡車、設備,增強信息系統以及戰略收購。這些用途,假如換成在無人機快遞方面的投入,結果會如何呢?
第三,財報利潤問題。
關于利潤問題,我舉一個例子吧。
根據招股書顯示,中通快遞2015年全年總營收為60.8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13.32億人民幣,凈利潤率21.89%;2016年上半年,營收為42億元,凈利潤7.7億元,凈利潤率18%。
中通的利潤率,遠高于競爭對手們。而份額高于中通的同模式某競爭對手,營收、利潤竟然遠遜于中通。
這些,很讓人困惑。
當然,以上現象肯定有原因可以解釋。
只是,如果大洋彼岸的人不了解、不理解這個現象的話,那就有麻煩了。
那么,基于以上三個原因,中通快遞上市首日破發就可以理解了。
那以后呢?
如果中通快遞能夠順應那邊的口味,并且能夠把國際業務做大的話,這種狀況是可以改觀的。
目前,國內快遞行業前幾名的上市工作即將陸續完成。下一步,兼并收購、國際化運營、高科技的運用等更高級別的較量即將展開。中通快遞在美的破發,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作者:姜伯靜 | 來源:iDoNews專欄
推薦閱讀
再過兩周就迎來了第8個雙11,剁手黨已經開啟買買買模式,往購物車中興奮加貨,而比剁手黨更迅速的是快遞業。“不少公司提前一兩個月便開始進行快遞員招聘,為雙11做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通快遞為何在美上市首日破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30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