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網絡昨日宣布啟動專業攬件眾包計劃,聯合6家速遞服務企業,在北上廣深杭5個城市提供服務。相比大量招募普通人成為快遞員,菜鳥網絡宣稱更傾向于先讓專業快遞員提供眾包服務。
此前,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透露,菜鳥網絡估值已達400億元,并在啟動融資。
資料顯示,菜鳥網絡成立于2013年,以馬云旗下的天貓、銀泰集團、富春控股、復興集團為主,還有順豐、宅急送以及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等重要快遞公司參股。
有消息稱,菜鳥網絡在2014年雙11時已開始發力。騰訊科技拿到一份材料顯示,菜鳥網絡已在全國14個城市拿地,天津和浙江金華的倉儲已在使用,廣州和武漢的倉儲則會在2015年底啟用。
菜鳥網絡在這些城市投入很大,其中,鄭州拿地投入建倉儲的投入是47億,武漢拿地建倉儲的投入是60到80億,成都雙流拿地建倉儲的投入是20億,菜鳥網絡在全國各地拿地建倉儲的總投入超過200億。
據悉,阿里巴巴的老對手京東早已在全國進行大量物流投入,其已啟動廣州亞洲一號項目,從2016年開始,京東商城將投入巨資建立一個覆蓋中國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凍一體化B2C網絡。
以下為騰訊科技獨家獲取的菜鳥戰略發展PPT:

菜鳥的發展規劃
整體而言,從短期來看,市場中并沒有能夠改變快遞產業的破壞性因素或新技術。能夠改變快遞產業的因素包括最后一英里創新、無人機、3D打印等。

菜鳥在阿里體系的架構
按照阿里的整體愿景,菜鳥的目標是搭建一個包括物流、信息和金融的綜合性平臺。

菜鳥在全國拿地的情況
倉儲是物流部分的關鍵。過去兩年間菜鳥獲得的大量土地資源,將成為菜鳥倉儲的主要構成。

當前,菜鳥的倉儲中心主要被天貓超市、天貓電器城和聚劃算所使用。

對菜鳥和阿里而言,菜鳥的倉儲網絡是改進用戶體驗的工具,它同樣有助于公司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數據。
菜鳥和阿里的打算:
•菜鳥和阿里希望改進后勤效率,讓阿里平臺更具競爭力,他們把天貓超市、天貓電器城和聚劃算視為試點,能夠提供不遜于擁有自有物流平臺的京東商城、1號店等競爭對手的物流效率。
--他們要求超市賣家使用菜鳥倉儲,是因為種類需要更多的送貨時間;
--他們要求天貓電器城和聚劃算的小型賣家使用菜鳥倉儲,是因為他們不信賴小型賣家的物流管理能力;
--他們信賴大型賣家的物流管理能力,因此大型賣家不被要求使用菜鳥倉儲。
•菜鳥和阿里同樣希望通過連接賣家的倉儲管理系統,收集相關的信息。
菜鳥倉儲的影響:
•目前,菜鳥倉儲僅能影響被天貓超市、天貓電器城和聚劃算,它們只占據淘寶和天貓商城包裹總量的5%。
•此外,菜鳥倉儲僅能影響小型賣家的包裹。

但是隨著菜鳥倉儲的進一步擴張,考慮到賣家的反饋,這將給菜鳥帶來挑戰。

為獲得新的倉儲資源和管理能力,阿里已經對百世物流進行了投資。
阿里投資百世物流的主要原因:為改善倉儲管理能力,阿里對百世物流進行了投資,以利用后者的倉儲資源和能力,因為百世物流在2C倉儲管理領域相當出色。
阿里對百世快遞的態度:阿里希望通過使用平臺模式運營菜鳥倉儲,這意味著將為消費者選擇最優秀的快遞服務,而不是利用實力來操控快遞市場。

當前,通過提供賣家和快遞公司常規時間的數據,菜鳥正嘗試著改進阿里的物流效率。

在“雙11”、“雙12”等巔峰時期,菜鳥利用自己的數據,已采用多種措施來改進物流效率。
1、在“雙11”兩個月之前,菜鳥將會同快遞公司進行溝通,向每一家快遞公司提供包裹量預測數據,并根據預測要求快遞公司準備勞動力、設備和工廠。
2、在“雙11”幾周之前,菜鳥會向大型賣家提供銷售預測數據和快遞公司的運力數據,引導賣家選擇最有效率的快遞公司。
3、在“雙11”期間,菜鳥向賣家提供即時物流預警雷達,通知他們哪些快遞公司已經超出運力,并建議賣家轉換快遞公司。
效果:
根據菜鳥的數據,快遞公司確實準備了運力。
大型賣家傾向于使用自己的物流計劃,即便是菜鳥通過預警雷達向他們提供建議,他們也不會采納菜鳥的建議。

電子貨票能夠改進賣家和快遞公司的運營效率。
根據快遞公司和菜鳥的預計,至2014年,來自淘寶和天貓商城20%至25%的包裹使用了電子貨票。
2015年,這一比例將上漲至30%至35%。

菜鳥提供了電子貨票,并當前引領市場,這有助于菜鳥獲取更多的賣家信息。

然而,菜鳥想要統治電子貨票市場仍極具挑戰,因為越來越多的用戶正嘗試著使用ERP貨票。
推薦閱讀
又是一年雙十一過,有喜又有悲。對于消費者來說,那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剁手購物節”已成過去,無論搶不搶到免單,拍不拍到Iphone,已如昨日煙云,轉眼即逝。但對>>>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9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