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中鐵快運公司將在哈爾濱、沈陽、長春、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鄭州等20個城市開辦高鐵快遞業務。中鐵快運此次共開通了當日達、次日達和次晨達三項業務。在業界看來,高鐵是運送快件最理想的途徑之一:高鐵運送快件不受交通堵塞、航空管制等因素影響,除極端天氣外,高鐵快遞準點率非常高;從時效性及成本方面來看,高鐵快遞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據了解,目前快件運輸成本汽車約為0.3-0.4元/公斤,航空平均在2元/公斤,高鐵為1.5元/公斤左右。
據了解,高鐵的巨大資源優勢已使中鐵快運將高鐵快遞作為戰略轉型踏板。去年,中鐵快運曾在京廣線、京滬線上試點高鐵快遞。雖然在試點過程中,中鐵快運與順豐、UPS等內外資快遞企業嘗試了合作。資料顯示,此前,廣鐵集團、沈陽鐵路局等都曾低調試行高鐵快運。
不過,盡管高鐵快遞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仍有不少“硬傷”。據了解,在前期試運行過程中,高鐵快遞主要依靠“掃雷車”,即每日用于檢查路況的高鐵車輛進行快件運輸,車輛資源相對較少。同時,車站對于高鐵運送快遞的配套設施相對匱乏。有多家快遞企業負責人指出,目前高鐵快遞尚難成規模效應,不會對快遞業產生巨大沖擊。
此外,高鐵快遞還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考驗。在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看來,高鐵快遞在主郵路配送上利用高鐵具備較強的速度優勢,但目前中鐵快運在“門到門”服務方面能力薄弱。
據了解,目前中鐵快運日均零單量在150萬單左右,但其中只有30%提供“門到門”服務。
徐勇指出,高鐵快遞在加大市場化運作、擴大規模、同時提高服務范圍及質量的前提下,有望成為快遞行業的新星,在快遞市場扮演著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
盡管高鐵配送存在不足需要破解,但中鐵快運已經引發了行業從業者的擔憂。“絕對的資源優勢也將帶來不公平競爭”,業內人士擔心,擁有資源優勢的中鐵快運或會成為下一個EMS,因為“不公平”競爭成為異類,甚至拖累整體行業服務等環節的發展。據了解,中鐵快運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直屬企業,中國鐵路總公司正是去年鐵道部實施政企分離后掛牌成立的,該公司主要承擔鐵道部原有的企業職責。
快遞行業的“不公平”競爭已存在多時。去年,快遞行業曾因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即郵政“份子錢”)鬧得沸沸揚揚。此外,EMS享有郵政網絡資源也一直為業內所詬病。就在之前,面對困擾快遞行業多時的車輛問題,有政協委員在“兩會”中提出,快遞行業使用專用車輛,與郵政車輛享有同樣的道路行駛權。
推薦閱讀
日前在杭州的“雙11”快遞服務旺季動員會上,國內主流快遞企業悉數到場。國家郵政局要求各快遞企業“雙11”期間“不爆倉、不癱瘓”。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鐵快運借高鐵配送“攪局”快遞市場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40324/29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