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3·15消費者權益日,記者從珠海市消委會獲悉,2012年珠海商品質量問題投訴高居榜首,其中又以家用電子電器類的質量投訴最多。合同糾紛同樣是一大投訴熱點,集中在商品房、二手房中介和房屋裝修方面。而往年集中在通訊資費價格問題方面的投訴,去年略有下降。
據了解,2012年全市消保系統全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850宗,解決824宗。涉案金額2011.32萬元,為消費者挽回損失212.96萬元。
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房屋建材類、交通工具類、煙酒飲料類商品的投訴,同比有所上升。其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商品依次是食品、鞋帽、家具、服裝、裝修建材。
僅次于質量問題投訴的,當屬合同糾紛。市消委會去年共受理此類案件61宗,占投訴總量的7.18%,集中在商品房、二手房中介和房屋裝修方面。“合同糾紛涉及的法律知識較多較專業,而多數消費者都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在實際交易中對合同條款不認真翻閱,簽訂的合同往往對自己不利,甚至要承擔違約責任。”該負責人表示。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購物時下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尤其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不過,相應的消費投訴也呈現出上升趨勢。
在網絡消費的最后一個環節,快遞投遞成為了投訴的“重災區”。市消委會直指,快遞行業“潛規則”多。一是消費者遭遇“先簽字后驗貨”不合理規則,消費者已簽收后發現物品有問題,商家及快遞公司往往都會以收件人已簽收,難以確定責任為由不予理會,而消費者在維權時往往也面臨舉證困難的境況。
快遞公司或快遞黑點自行限定索賠期限同樣讓消費者較傷腦筋。部分快遞公司規定,快遞物品一旦損壞、丟失,顧客的索賠時間只限于在貨品到達之日起的二十天內,逾期則視為主動放棄權利。過短的索賠期限,無疑給消費者索賠增加了障礙。
另外,快遞公司或快遞黑點不履行保險、保價告知義務。一旦發生快件損壞或丟失現象,快遞公司通常以“消費者沒有保價”為由推卸責任,對于消費者提出的賠償要求,則以未保價物品損失按照快遞費的三倍來賠償,遠不足以彌補消費者的損失。
投資理財產品切勿盲目
提醒案例
市民梁先生投訴稱,2011年在某銀行辦理業務時,一銀行職員過來推銷理財產品,稱銀行理財種類多、利率高,能坐享紅利分配,收益很多。在對方一番介紹下,梁先生于2011年3月14日購買了國壽新鴻泰兩全保險(分紅型)。按照合同說明,保險單位每年向投保人提供一份紅利通知書。但之后,梁先生曾多次向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要紅利通知書,最終無果。
另外,此后計算的收益等也與當時銷售人員所說的高收益不相符合,在了解保險的優惠性、收益性、權益保障性后,梁先生方覺得吃了虧。后經消委會多次協調,最終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退還了梁先生購買的保險本金,并支付了本金的息金。
消委會指出,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時一定要多個心眼,要問清楚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理財產品的區別,然后再根據自身需要及財力謹慎選擇,切不可在銀行或保險公司的有關人員忽悠下盲目投資理財產品,給自己造成財產損失。
獸藥使用憑證需妥善保存
2012年6月26日,斗門區白蕉鎮桅夾村民謝某到斗門區消委會投訴稱,2012年6月25日在珠海市聚源獸藥有限公司朝陽分公司購買了三支“車輪凈”使用在自己養殖的魚塘后,半小時后就開始出現死魚,整個魚塘損失10萬元左右,請求斗門區消委會聯合區有關職能部門進行調查,檢測所用的獸藥,挽回自己的經濟損失。
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到現場了解死魚數量、水質情況、有沒有使用其他藥物等情況,并且與廠家取得聯系,最后經銷方和廠家同意補償2萬元,支持農戶繼續生產經營。
消委會提醒,農資糾紛在農村較為普遍,農戶要謹慎使用各種獸藥和飼料,保留在養殖過程中相應的憑證,發現問題及時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推薦閱讀
2012年已被公認為國內電子商務元年,截至2012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42億,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2.9% 。在網購消費的強大帶動力下,快遞服務行業也急速發展,已由一種專業性服務轉變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行業成網購投訴“重災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30314/262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