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出的上海圓通快遞有限公司預備沖擊中國民營快遞第一股的消息得到了確認。據圓通速遞相關負責人表示,IPO是公司的一項重大戰略,目前正在上市輔導,其它各項上市相關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力爭使圓通速遞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快遞上市公司。上市顯然已被各大快遞公司提上重要日程。但是,對于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而言,其在自身業務結構、發展模式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論是在登陸資本市場之前,還是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這些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快遞企業紛紛踏上IPO之路
繼國企大佬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IPO后,圓通速遞、宅急送、中通速遞、全峰等民營快遞企業也在低調醞釀上市計劃。其中以圓通快遞目前的進程最接近實現民營快遞上市第一家的目標。圓通籌備上市開始于2011年,公司已聘請會計事務所為其上市提供財務審計服務,并開展上市盡職調查工作,這也是IPO之前的關鍵階段,其或將于2015年底在A股實現IPO。
快遞企業希望通過上市獲得更大的資金量已經不是秘密。其中的宅急送,早已開始尋求變革之路,宅急送董事長陳顯寶曾表示,公司將力爭在2015年前上市,上市之后,會按照上市公司的規范,把家族企業真正變成現代化的企業。宅急送也將與國內的中小性航空公司洽談,計劃租賃全貨運飛機,用于北京、廣州直飛上海,并以上海為分揀中心中轉貨物。據悉,宅急送的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
而作為國內最早經營快遞業務品牌之一的申通快遞,其董事長陳德軍也透露,申通公司正在做上市項目的準備工作。他還特別強調,申通正在為零售領域目標客戶提供物流升級服務,預計到2013年這一新業務將為公司增創50億元,總收入有望達到150億元,業務基本覆蓋到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市和發達地區縣級以上城市,日均業務量近百萬票,并計劃在2013年以收購航空公司的形式建立自己的航空機隊。
在快遞業界被稱為“黑馬”的全峰,2011年7月才開始正式運營,不過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業務規模和網絡已進入了全國前十強。日前,全峰速遞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公司剛與三家PE公司簽署協議,力鼎資本、鵬康投資、鳳凰資本三家機構將投資2億元人民幣入股全峰。在引進幾家PE公司后,全峰的控股權保持不變,PE公司也不會介入管理,但在財務規范方面會進行指導,因為公司也有未來三到五年上市的計劃。
競爭激烈融資“找錢”
經過殘酷的市場競爭,物流行業目前的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定。數據顯示,在民營物流企業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順豐、申通和圓通。但是,目前各大民營快遞企業都在大筆花錢跑馬圈地,以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而這些規劃的落實資金缺口會很大,選擇上市就成了唯一解決辦法。
快遞企業是“差錢”的。一方面,隨著外資快遞企業加速挺進國內市場,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降價拉客戶、擴建網點等成為眾多民營企業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而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當前快遞行業的凈利潤日漸下滑,已經逐漸無法滿足自身發展的資金需求,如拓寬全國性物流網絡、購置運輸車輛等都需要大量資金。然而,目前國內銀行的兩種授信模式都不適用于快遞企業。所以,融資或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快遞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民營快遞公司正是在電子商務熱潮中順勢獲得了發展的機遇,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發展階段的需求變化,這些民營快遞公司為了在這個行業內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如果能搭上資本的這輛快車,就有了資金可以加大硬件投入,從而提升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快遞企業都想借IPO扭轉自己目前并不滿意的形勢。
上市促企業更關注服務質量
對于快遞企業近年來掀起的上市熱潮,業界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對圓通之類的企業來說,多數專家認為民營快遞企業上市時機目前還沒有成熟,需要解決的問題還不少。比如,快遞行業競爭還處于價格競爭階段,上市后為凸顯業績,需要提價;快遞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比較滯后,無法適應行業發展……
據悉,目前幾大民營快遞企業加盟店數量都在99%以上。加盟模式在前期確實幫助各大快遞公司實現了迅速擴張,完成了渠道布局,但由于加盟公司是獨立的法人,一旦打算上市,就不得不考慮如何擴大優質資產,以順利通過證監會審核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圓通等快遞企業要讓不少加盟店轉為自營店,需要花大力氣與加盟商協調好個中利益。即使是自營,同樣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怎樣有足夠的財力保證公司龐大的人力等成本的開支。
此外,公司上市后,企業的資產結構、運營成本以及盈利情況必然需要明晰化,就更需要股東加強對企業進行規范化,而目前我國幾大民營快遞企業都是白手起家,受過正規管理專業教育的較少,管理模式上家族制甚至家長制的味道還比較濃,公司管理不夠規范,快遞人員也缺乏培訓。
總之,對于快遞企業來說,上市不應該是最終的目標。資金充足的快遞公司IPO固然重要,但快遞公司的服務提升更為迫切。只有服務提升了,用戶量上去了,業績才能上去,畢竟這個市場是由消費者共同構建起來的,快遞公司應該將提高服務性價比作為長期發展的目標。而不要為了圈錢去沖刺上市,否則將得不償失。
推薦閱讀
如果一個行業被點名,自然很郁悶,特別還是在3.15之前,而且,還是被部長在記者會上點名,這次圍繞電子商務的物流問題再次被正式提上臺面。 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2006年,中國網購總額258億元,2012年則達到1.2萬億元>>>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30311/26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