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起淮說:“中航協是企業之間的聯合會,一種行業間的自律組織,其會員按照約定必須遵守一些規則,如果違反則要受到內部處罰,這無可厚非。”同時他也建議中航協可以考慮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則,建立長效機制等。
然而,也有聲音質疑中航協此次屢出重拳的動機不純,懷疑是否中航協在利用自身地位打壓各大快遞公司,從而為自己日后建立快遞企業鋪路,以此來搶食行業的一杯羹。
段開洪對此明確表態,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要成立一個快遞機構,因為本身我們就是一個社團組織,不可能成立任何企業。社團組織是不可以搞經營活動的,這絕對是一種不負責的說法。
避不開的安全關
“把好安全關非常重要,不僅我們重視,民航局、各大航空公司也都在抓。”侯樹杰表示,“我們此次整頓也不是徹底取消各大快遞公司的代理資質,一年以后它們如果還想繼續從事這方面業務的話可以再申請。這方面也不存在所謂印象分,只要各種指標審核通過,資質照樣會授予。”
“安全整風”開始后不久,即傳出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紛紛向民航局提出了籌備成立航空公司的申請,以期進軍航空市場。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近期的一份數據顯示,國內航空貨運業務量近幾年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遞增,為世界航空貨運發展速度的3倍。航空運輸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也越發引起了行內的關注。
快遞物流資訊網首席顧問徐勇曾公開表示:“中國未來自建航空公司的快遞可能有5家。目前EMS和順豐有自己的航空公司,其中EMS擁有貨機17架,順豐9架。加上正在籌建的申通、圓通,剩下一個可能在韻達、中通、匯通中產生。”
除了擴大業務范圍之外,自己建立航空公司帶來的更多自主性也是吸引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某快遞公司一位高層就曾公開表示,自有機組可控性更強,線路更穩定,可以擺脫對航空公司的依賴。
“即使自己買飛機建航空公司,不再從事代理業務,安全問題也仍舊不容忽視,還會受到其他相關部門的安全監管。”侯樹杰告訴記者。
此外,部分業內人士也指出,當前航空運輸行業還存在一定的操作亂象,不同貨運公司與航空公司間“看關系定價”,而且航空公司與地面代理之間的安檢標準也并不統一,這些都為航空運輸的安全埋下了隱患,亟待進一步的治理與完善。
推薦閱讀
速途網上海訊 12月28日消息,據了解,唯品會目前計劃從2013年起,在原有物流的配送基礎上增加其他方式,部分發貨將轉交由商家承擔并提升部分類目交易結算的扣點。 將部分配送外包給供貨商,由商家自行解決。對唯品會>>>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1229/10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