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珠送櫝”。你沒聽錯,申通物流再次發生這種事件。
SONY新聞發布會發送給媒體人余先生的一款錄音筆,送到時卻只剩下一根數據線與裝錄音筆的空盒子。
余先生隨后致電申通的監督電話,對方申稱時間已過了2日,不予受理;致電客服,客服回應稱“無人主管丟失事件”,投訴電話則一直無人接聽;撥打業務受理電話,接線員稱“無法轉至投訴或監督電話”;繼續撥打監督電話則稱時間已過,不予受理;最后讓聯系送件人過來處理。
送件人劉先生過來后則先是稱讓聯系寄件人,隨后又改口稱說,“很多環節都可造成破損,破損第一關會在公司有紀錄,他接到件前就是破損并被封好的,具體那一環出了問題需要公司協查。”
隨后樂購網華東辦致電申通董事長助理熊大海,但他拒絕對此事發表意見,也不接受采訪。
這封快遞來自索尼中國,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包裝袋是被撕破后又用膠帶黏上的痕跡。拆封后,余先生發現,里面價值400余元的索尼ICD-FX8立體聲數碼錄音筆不見了,只有一個盒子與數據線。
“丟錄音筆事小,但這種“偷盜”用戶物品的作法在物流業發展到今天的情況下仍會出現讓人震驚。”
無奈之下,余先生在網上查找了快遞跟蹤記錄,但是該包裹并未有任何的標記損壞,且具體送件人與簽收環節的內容也沒有顯示。
20日下午,樂購網就此事聯系到申通董事長助理熊大海,對方先是以開會為由讓1小時后再聯系,可再次聯系時,對方又拒絕對此事發表意見。
而此時的余先生,依然未找到與申通的合適對接人,東西丟了卻無人受理,兩邊都在踢皮球,到底該找誰解決?
樂購網了解到,目前快遞行業流程中,大致可分以下步驟:站點快遞人員收件、派送分站,分站發送總站,總站送往目的地總站,再由目的地總站一級級分發到用戶手中,算上收取與派送的快遞人員,一封快遞再送達用戶手中的途中要經過多道手續。為防止出現“內盜”及明確責任劃分,一般快遞公司均會在每道交接上由執行人簽字確認,并在出現類如破損這樣的環節特別標明。
但這樣的情況,在上表中并不能看出,而快遞袋上明顯的破損與二次粘貼痕跡明顯。那到底是最后執行人所為還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在找不到對接人的情況下,余先生只能一頭霧水。
申通出現類似問題已不是第一次。樂購網搜索發現,早在去年5月,國家郵政局便曾公開點名批評申通快遞“快件丟失短少”。今年2月,市民王先生反應其通過申通快遞向朋友寄了一個手機及配件,總價接近4000元,快遞到朋友手中后卻只剩下了一個充電器,手機及其他配件不知去向。更有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今年11月,在石家莊的申通快遞出現了快遞的包裹被拆開,里面密封好的大棗缺斤少兩的情況。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業內人士認為,“快遞業快速發展也導致了從業人員的良莠不齊,同時快遞公司管理也很難跟上,但像申通這樣已列入“四通一達”的大型快遞公司,依然出現這樣的問題,讓人詫異。”
而更多的人,則在網路上呼吁“寄送快遞,遠離申通”,這難道一點也觸動不了申通那顆“堅強的心”嘛?
在新浪微博上,“申通快遞與你對抗到底”,“反申通聯盟”等微博群中暴光申通快遞各種丟失短少的內容更是讓人觸目驚心;而申通快遞受害人、微博博主“左小祖咒”更是逢申通“偷竊”微博必轉,在其所有微博中,有近70條是有關申通各種不良問題的內容。
一般說來,快件丟失短少主要發生在網點和派送途中,有內部盜竊、外部盜竊兩種隱患,而例如此次包裝袋被毀壞后又二次粘貼顯然是內盜。
“內盜的深層次原因在于目前快遞企業自身管理粗放、監管不到位,以及員工素質不一”,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
而在法律上,“內盜”多被定性為“職務侵占”,若涉及金額不到2萬元,公安機關通常不予立案,交由快遞公司內部處理。這也造成了用戶投訴無門,解決困難的重要原因。
但作為國內大型快遞公司之一的申通快遞,面對用戶的投訴,漠然無視,不害怕對此身品牌與用戶體驗造成巨大傷害,實是讓人詫異之極。
對于此事,樂購網將保持繼續關注,也希望此事能夠激起快遞公司的管理能夠再上臺階,切實履行“使命必達”的物流人精神,還用戶一片信任。(丁鵬)
推薦閱讀
國家郵政局前天發布的《關于2012年11月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結果顯示,11月快遞業務量和收入猛增讓快遞服務存在的問題大量暴露,其中快件延誤成為上月國內消費者反映最多的問題。 其中,反映投遞服務問題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申通再曝“內盜門” 用戶權益無保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1228/9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