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業務量大
“金九銀十”是快遞行業的“旺季”,特別是今年中秋、國慶雙節聯袂推出8天長假,網購、月餅郵寄等尤其火爆。記者從一些廣東本土快遞公司獲悉,與七八月份相比,9月份快件量環比增加了20%左右。
據了解,針對業務量的猛增,快遞公司一般都提前從人員、車輛、場地等方面做好了準備和規劃,同時,堅持“不放假,不加價”等服務承諾。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家規定,今年9月30日至10月7日,高速公司上小型客車一律免費通行。有消費者擔憂,免費通行可能引起高速公司堵車,進而導致“快遞”變“慢遞”。對此,一些快遞公司負責人稱,預計影響不大,“會錯開高峰期,而且市內主要是依靠電動車和自行車送達。”
不過,由于行業的深層次原因,快遞業在節假日存在的快件延遲、遺失以及服務態度差等問題恐怕短期內仍難以改變。
“爆倉”可能性不大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網購人數直線上升,帶來了快遞行業的快速崛起。按照以往經驗,臨近“黃金周”,“淘寶”達人們的網購將會再次井噴,而一些快遞公司甚至因為業務量的飆升而出現“爆倉”行情。
不過,受消費疲軟影響,今年國慶前快遞業似乎“擔子輕了不少”。廣東港中能達總經理鄧亞春告訴記者,以往的話,節前網購的數量會環比增加20%。“但是今年雙節前,幾大電商的訂單量并沒有異常增長,相應的快遞行業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增長。
“宏觀經濟的前景尚不明朗,目前快遞行業還沒有出現爆倉的前兆,估計‘黃金周’期間不會出現爆倉。”鄧亞春說。
主營企業商務快遞的聯昊通速遞有限公司也很淡定。該公司董事長王樹表示,網購運輸并不是公司主要業務,以往包括今年都沒有出現爆倉情況。但是,隨著節日的臨近,“業務較平時增長了15%-20%。”
盡管“爆倉”可能性不大,但快遞公司還是不敢怠慢。優速物流總裁余聯兵表示,“公司今年的業務量增長了30%。”為了應對雙節前大幅增加的快遞運量,余聯兵告訴記者,他們從8月份就開始做相應的規劃,調整營運方案,對車輛、人員、線路等進行周密部署和安排。"
其實,還是有一些情況讓快遞公司心存隱憂。“由于快遞行業的工資吸引力逐漸減弱,導致人員流失嚴重,勞動力不足就成了今年的特殊情況。”鄧亞春認為,按現在的人員配備情況,如果出現20%的增長,消化會有一定難度。
應不會受“免費通行”影響
除了業務量的增長和人員不足,國務院與交通部關于國慶長假期間小型客車免費通行的規定也可能挑戰快遞公司的“速度”。一些消費者擔心,“免費通行”可能會刺激出行需求,甚至出現高速公路堵車,從而影響快遞公司運輸車輛準時抵達目的中轉站。
不過,從記者的采訪了解到的情況看,大多數快遞企業預計“免費通行”不會對快遞速度產生太大影響。順豐也表示,暫時沒有相應的特殊安排。
“因為大家旅游都去了市外,而在市內快遞的話,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自行車、電動車等,幾乎沒有什么影響。”鄧亞春認為,有影響的應該主要是跨省之間的快遞。
針對跨省快遞,余聯兵表示,“除了提早的規劃和服務保障,物流還會錯開高峰期。”
服務質量難去“拖”字訣
雖然每逢節假日消費者都樂于用快遞來向親友表達心意,但快件延遲、遺失以及服務態度差等問題也頗受消費者詬病。
日前,廣州顏女士向記者投訴稱,自己上周六通過申通快遞向一個好朋友郵寄禮品,申通說這周一可以到,但對方卻遲遲不見快件蹤影。顏女士本周一電話詢問,客服說周二可以到,周二詢問客服又說周三可以到,總是不斷推諉和敷衍。令顏女士氣憤的是,截至目前,她的朋友仍未收到件。“服務質量太差了,而且沒有一個最終的說法。”
寄送禮品對消費者來說原本是開心的事情,但遲遲未到的包裹成了快遞滿意度一直不能提升的毒瘤。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行業發展遠遠趕不上消費需求的增加,服務質量不高一直都是快遞業的普遍現象,并不會因為節假日的來臨有什么大的改善,反而可能有所惡化。”
令人期待的是,治理行業亂象的一些行業監管政策開始陸續出臺,包括國家質量監督檢查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快遞運單國家標準》將于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快件運單》背面關于快件損壞、丟失等的賠償標準,將不再由快遞公司說了算。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快遞公司均表示知悉這一新規,但王樹等透露,還沒有收到正式的通知。余聯兵也預計,“詳細的規定要等‘十一’之后才會知道,但相信新規不會一刀切,應該會有個過渡期的。”
鄧亞春則強調,“現在主要的矛盾是,各家有不同的規定,要謹防出現‘霸王條款’。”
推薦閱讀
記者20日從鐵道部獲悉,自9月20日起,全國鐵路試行貨運需求網上受理,積極推進“實貨制”運輸組織方式,拓展全程物流服務。 “網上受理”就是客戶可以通過互聯網辦理貨運業務,“足不出戶”即可提報運輸需求。“全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黃金周快遞業暫無爆倉之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924/8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