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校園小郵局”和多所高校達成合作
近日,阿里巴巴宣布要進軍校園市場,在高校新建“校園小郵局”,提供快件收發、自提等服務,方便學生取件、寄件,這再度引發外界對校園快遞的關注。一直以來,高校是快遞公司的“禁區”,很多學校從維護校園安全的角度出發禁止快遞入內。
日前記者采訪后發現,現在高校對快遞的態度有所松動,對于快遞不再一刀切強行禁止入內,而阿里巴巴“小郵局”也已經敲定一些合作高校,快遞企業正在突破這最后“100米”。
擾亂校園曾被“謝絕”
網購消費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校學生,隨著快遞件數的增多,在校方看來,校園內的快遞秩序也越來越混亂。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北路校區曾被爆出學校廣場竟成為一些快遞公司分揀快件的“中轉站”,大量的快件胡亂散落在地上,各家快遞員不停給學生打著電話提醒他們前來取件。
為此,一些學校出于對學校容貌的考慮,對此類“自生”的快遞集散地做出了一些調整。比如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把快遞集中到學生活動中心,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將快遞集散地轉移到了相對偏僻的望江臺,并對快遞車輛實施和社會車輛一樣的規定,在學校停放超過半小時計價收費。
而另外一些高校索性“一刀切”,禁止快遞進入學校大門。今年初,北京大學禁止快遞員騎電瓶車入內的新聞引起了轟動,校方表示“禁令”旨在維護校園安全。
記者了解到,復旦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等全國各地很多高校,都將快遞拒在門外。因為無法進入學校,快遞員只能在校門口人行道邊“擺攤”。
北大等高校有條件放行快遞
不過日前記者從北京大學保衛處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目前順豐和中國郵政EMS獲準進入北大校園送快遞。
一名郵政業內人士透露,EMS快遞依托郵政背景,在很多學校一直以來可以直接寄到學校收發室或者學生宿舍樓下,一方面快遞員可以不受學生上課等因素限制隨時送貨,一方面學生也可根據自己時間靈活取件。
“不過一旦發生包裹損壞的情況,學校收發員已經簽收,很難幫助學生退回。而這種情況并不罕見。”上述人士表示。
順豐的進駐則是近年來高校后勤社會化和商家嗅到商機的共同產物。不僅在北大有這樣的變化,記者在上海大學采訪時也了解到,目前開在學校大門對面的順豐分揀點,正在和校方談合作,希望在學校內的中心地段再開設一個站點,提供收發服務,場地費用由順豐來承擔。“這種模式已經在全國一些高校推行了。”順豐相關人士表示。
快遞公司在學校布點對快遞業務量的提升幫助不小。在上外松江校區,申通也建了一個站點提供收發服務,因為這里比校外散亂的集散點相比更近,“很多同學發快遞時會有意識選擇申通”,一名上外學生告訴記者。
阿里巴巴走“先小后大”模式
然而,只一家快遞在高校取得“合法”地位,更多快遞仍然在校門口將包裹一溜兒排開的做法,顯然不是市場的良性發展方向。為了解決校園快件收派難的問題,北京各高校也曾進行過嘗試,比如和“城市100”進行合作。
“城市100”物流公司去年成立,采用的是發達國家盛行的“共同配送”模式,即“城市100”向學校有償租用場地,與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達成協議,這些公司的包裹集中派到“城市100”的大學站點。隨后學生可以來自取,也可以讓“城市100”的工作人員配送,都不產生額外費用。
不過“城市100”的業務方面最近遭遇了瓶頸。其片區負責人鄭先生說:“一些快遞公司無法理解這一模式,因為我們自己也做快遞,他們怕我們搶快遞資源,但我們不會引導學生使用哪種服務。實際上,我們完全在幫助快遞公司節省成本,他們原本向快遞員需支付2元,現在只需支付我們1.5元左右,而且現在招聘快遞員十分難,我們還為他們節省了人力成本。”
此次阿里巴巴新推出的“校園小郵局”,也是類似“共同配送”的模式,快遞到小郵局然后學生自取。與“城市100”的不同之處在于,阿里巴巴并不盈利,快遞公司與學校直接簽署合作協議,按件支付學校費用,議價能力取決于學校的快遞數量。
為了提高執行力,阿里巴巴牽頭與數家大型快遞公司總部簽署合同,由快遞公司總部協調下屬分公司與學校簽訂合作協議。校方也將對快遞公司進校時間段、路徑做規定,并佩戴進校證件,確保學校安全和管理秩序。
“首批合作選取的高校都不大,如河南科技大學、西安歐亞學院、湖北經濟學院、浙江樹人大學等,我們希望先在這些學校試點待模式成熟后,在全國高校推廣。”阿里巴巴相關人士表示。
阿里巴巴“校園小郵局”能否成功打破僵局,還需經過時間和市場的檢驗。
推薦閱讀
FedEx(聯邦快遞)和UPS終于能夠名正言順地加入中國快遞戰團了。國家郵政局日前正式批準FedEx和UPS的申請,使這兩大國際快遞巨頭能夠和“四通一達”、順豐速運等一樣從事國內快遞業務。盡管名聲在外,但業界認為,FedE>>>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校園快遞沖刺“最后100米”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910/8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