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快遞巨頭會師中國市場短期影響不大長期加速行業洗牌
經歷了3個月的漫長等待后,昨日國家郵政局公布批準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優比速包裹運送(廣東)有限公司經營國內快遞業務,這也意味著外資快遞終于可以大張旗鼓地在國內快遞市場跑馬圈地,一時間本已廝殺慘烈的國內快遞市場將烽煙四起。
國內快遞市場進一步開放
據了解,此次聯邦快遞首批獲準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8個城市,聯合包裹首批獲準在上海、廣州、深圳、天津、西安5個城市,分別開展除信件之外的國內快遞業務。
事實上,在獲得經營國內快遞業務牌照前,兩家快遞公司已經開展了相關的業務,但由于政策掣肘和市場競爭環境的影響,業務始終未能鋪開發展。昨日,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核準外資企業經營國內快遞業務,是中國履行WTO入世承諾的積極舉措,也是進一步開放國內快遞市場的重要標志。
今年5月,國家郵政局就公布了聯邦快遞、UPS申請經營國內快遞業務許可。據一家外資快遞廣州區人士透露,為了在牌照下發后加快布局,公司已經加大了招聘力度,包括客服代表、區域經理等,但他強調這是公司重視中國市場的一貫戰略。
在聯邦快遞和UPS成功獲得快遞牌照之后,市場關注的目光也轉移到另外一家國際快遞巨頭身上。德國郵政敦豪首席執行官安澎7月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DHL暫時不會關注中國國內的快遞業務,集中精力在國際快遞業務上,當初選擇退出也是希望強化優勢,令公司整體業務更加成功。
將主要侵蝕中高端市場
面對外資快遞來襲,記者采訪的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內對中國快遞市場并不會產生很大影響,但長期來看,必將加速快遞市場的洗牌。而前有外資快遞磨刀霍霍,后有電子商務企業意圖進入快遞市場,目前包括京東商城、凡客誠品在內的電商企業也正在申請快遞牌照,只是迫于自建物流的高成本壓力,電商快遞目前看前景仍不明朗。
而市場普遍認為,外資快遞進入中國市場將主要侵蝕EMS和順豐的中高端快遞市場,但EMS和順豐通過長期的市場布局和耕耘,已擁有龐大的網絡,外資快遞目前獲批也僅限于幾個城市開展業務,布局網店建設渠道仍需時日。
昨日圓通速遞華南區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外資快遞進入中國市場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電商快遞連自己的訂單都照顧不周,現在整個行業普遍處于微利的狀態,外資快遞得適應中國市場的環境,把握利潤和服務間的平衡,做好打長期戰斗的準備。近年來,國內的民營快遞迎來爆發式增長,但目前市場競爭慘烈,深陷價格戰泥潭。
但管理和運營水平、資金實力占優勢的外資快遞仍不容小覷。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1年國有、民營、外資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份額分別為29.4%、67.6%和3.0%,而業務收入上外資快遞市場份額達到14.8%,國有、民營快遞則分別為35.8%、49.4%。
推薦閱讀
用戶對快遞服務質量的訴求第一是時限,第二是價格,第三是服務態度,這是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全國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顯示的結果,本次調查涉及全國50個城市,調查對象為11家全國性的快遞公司。 調查結>>>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邦快遞、UPS經營國內快遞業務獲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908/8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