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增長的網購市場令掙辛苦錢的快遞企業垂涎不已,而頻遭指責的物流配送服務也成為了電商公司擴張的掣肘,兩大勢力的跨界競爭就此開始。
電商與快遞企業彼此滲透展開競爭(騰訊科技配圖)
中國郵政、順豐、宅急送、申通等快遞公司已經在電子商務領域耍的不亦樂乎;而電商公司也并未偷閑,京東商城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也已獲批。
物流做電商,電商做物流,本應是合作的兩方卻玩起了跨界競爭。
物流企業做電商:跟著“錯覺”走?
繼順豐速運打造了“順豐優選”高端線上超市后,另一個快遞大佬申通出資約3500萬元打造的電商平臺“愛買網超”也于上月底正式上線。加上中國郵政、宅急送等旗下的郵樂網、e購宅急送等電子商務網站,物流行業逐漸培養出了一支龐大的電子商務隊伍。
有業內人士分析,物流公司做電商,一方面是受電商廣闊的市場吸引,欲憑借先天物流優勢成為市場“黑馬”;另一方面則是人力成本、油價的增長,倒逼物流公司尋找新的收入來源。
且不論這些物流公司的東家們心里如何打的算盤,其在配送領域的先天優勢確是不言而喻的。正如1號店運營部副總裁王海暉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所說,物流公司最主要的優勢在于已具備規模的物流體系和配送網點。艾瑞咨詢分析師丁佳琪也認為,物流公司的主要優勢集中在最后一公里,“物流公司掌握配送主動權,能夠有更快或者更多個性化的服務。”
不可否認,物流企業希望憑借自身的優勢進行多元化發展,甚至有人把這種行為理解為“傳統快遞企業對電商‘狂飆突進’的報復”。
然而僅憑這一方面的優勢就可以在電子商務領域攻城略地嗎?
在庫巴購物網副總裁彭亮看來,“物流企業可能有一些錯覺,認為給電商送貨,賺的是不是少了?如果自己也做電商,成本會不會低?這些問題推動物流公司嘗試電商。但坦率地講,快遞企業除了物流配送體系較為健全外,并無其他優勢。”
丁佳琪將可預見的制約瓶頸總結為四點:產品、供應鏈的持續性和深度,如,能覆蓋到多廣的范圍;用戶服務和維護的能力水平,如,消費者是否滿意;定價、營銷、展示、網站制作等運營方式不熟悉,如,電商路數是否掌握;企業長期發展電商的方向及目標,如,企業希望該業務做到多大的程度。
另外,物流公司的跨界經營必然導致與電商合作客戶的競爭,對此,有物流企業高管坦言,物流公司對電商業務的經營經驗并不成熟,與傳統電商企業相比更談不上優勢,因此不宜選擇全盤包攬的方式,“例如申通為了打造‘愛買網超’這一平臺,從阿里巴巴等電商企業和超市等零售企業挖來了不少專業人才。而申通作為投資人只是負責網上超市的配送、倉儲等業務,并不參與具體的運營。”
電商企業做物流:盤子越大省的越多
除“報復”說外,也有人將物流企業進軍電子商務稱為“反擊”,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電商企業也正在聲勢浩大的自建物流體系。京東商城高級副總裁吳聲向騰訊科技確認,京東已經獲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并于8月底將正式向第三方開放。
電商緣何要拿快遞資質?業界分析這可能與電商目前太虧錢有關,用劉強東的話說,電商成本有五塊:人工成本、房屋租金、市場費用、技術費用和物流費用,這五塊占了總成本95%以上,而其中唯一可變成本即物流成本,這也是京東大力興建物流倉儲基礎設施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京東2011年營收212億元,毛利率為5.5%,但配送費就達6.6%。當當2012年第一季度營收10.8億元,毛利1.54億元,毛利率14.2%,但倉儲和貨運費達1.76億元,占當季總營收的16.2%。
此外還有電商從業人員抱怨,由于配送流程不規范,第三方物流無法保證送貨的準確時間;因為害怕糾紛,第三方物流也不愿意為購物網站提供特殊服務,比如讓顧客開包檢查再簽收或攜帶刷卡機去收款;即使提供代收款,代收款的返還也很慢,整個回款過程往往需要5到7天。
高額的物流倉儲費用,加之配送服務質量的無法保障,成為電商企業的最大短板,也正是電商不得不自建物流體系的關鍵原因。
按照相關機構的測算,若一個城市區域的日送貨量少于600單,那么自建送貨團隊,每件遞送成本為13-15元,這是無法盈利的;如果日送貨量上升到1萬單,那么每件遞送成本可降至2元以下,就能夠達到自建物流倉庫的要求。
劉強東曾以京東為例解釋說:“同樣處理1個包裹的成本,京東比競爭對手低32%至40%,大概是8塊錢。別小看這8塊錢,京東每天至少40萬包裹,一天就是幾百萬元,一年就是幾個億”。
可見,自建供應鏈物流配送系統適用于那些規模較大、資金雄厚、物流在整體業務中戰略地位重要、物流成本所占比重大、對物流服務要求較高的大型或超大型電商企業。
電商→物流:可行,物流→電商:謹慎!
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曾極力反對電商企業自建物流,他甚至呼吁政府部門介入市場競爭,禁止電商做快遞業,其目的或許出于對目前市場競爭形勢的擔憂。
但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并不認同喻渭蛟的觀點。他認為,快遞業市場集中度過低,同質化競爭嚴重,造成價格戰惡性競爭是目前快遞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只要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沒有理由阻止電商企業公平的參與市場競爭。”
自建物流的電商企業可以通過自有的物流進行新業務的推廣和品牌的宣傳,對已購用戶進行再次營銷,提升再次購買的可能性及用戶粘性。例如可以通過自有配送隊伍的上門機會,進行其他服務和產品推介,而第三方物流公司目的只是將產品送到,并不會在“再次營銷”方面下太多功夫。
此外自建物流可以提升資金的回流速度。目前,盡管第三方支付市場用戶群不斷擴大,但是貨到付款一直是部分用戶比較青睞的支付方式。對于電商企業來說,自建物流可縮短資金的周轉速度,提升企業資金的利用率。
由上可見,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不斷發展,電商企業面對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張,自建倉儲物流定將成為電商大玩家的必然之選。
然而現階段,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對供應鏈的管理要求也極高,若物流公司僅憑在物流端的優勢就介入上游電子商務,這無異于“帶根繡花針去火拼”,難免有“跟著錯覺走錯路”之嫌。
推薦閱讀
快遞業排名前十位的公司——上海希伊艾斯快遞有限公司(下稱“CCES”)在紅樓集團接盤躲過生死一劫之后,如今卻面臨著公司加盟商“腳踩兩只船”的 “裂變”。 “現在,CCES已恢復到日運送快遞量8萬件左右。” 8月7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810/8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