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0日,大新華物流與詹氏兄弟簽約重組天天快遞,正式組建海航天天快遞有限公司。時隔僅僅兩年零2個月,大新華物流突然宣布結束這場“失敗的婚姻”。
昨日(7月16日),大新華物流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新華物流)對記者的回復中表示,由于天天快遞加盟制的業務模式及發展經營狀況沒有達到大新華物流重組天天快遞的預期,已有意將天天快遞股權轉讓至原股東,具體細節尚在洽談中。
而據某快遞業人士透露,大新華物流所占60%的股權或將由申通快遞原董事長奚春陽接盤。昨日記者致電天天快遞,相關人士也透露確有新的股東即將入駐,公司目前也確在進行部門職能的調整,而即將接管的大股東可能是奚春陽和他的團隊。
大新華物流“放手”天天
“此次大新華物流全面撤出海航天天快遞,主要原因包括大新華物流面臨巨額的長短期債務壓力,為了使整個集團公司能夠順利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大新華物流只能 ‘壯士斷腕’,靠出售天天快遞以獲得短期流動資金”,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高博軒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認為,“此外,海航天天快遞經營狀況存在很大問題,大新華物流著手接盤天天快遞時,其網點規模已經超過韻達、圓通。如今,‘四通一達’聲名鵲起,沖刺上市,天天快遞卻在原地踏步。”
大新華物流相關人士透露,轉讓天天快遞股權給原股東,主要還是因為天天快遞這兩年的經營不佳、業務規模止步不前、與加盟的管理模式存在問題。該人士表示,轉讓之后,大新華物流還是會進一步探索如何開展新型的海航特色的物流戰略。
大新華物流明確表示,此次全部股份轉讓回詹氏兄弟,對于后續接盤者已不是其考慮的范圍。而據快遞行業某消息人士透露,大新華物流讓回的股權極有可能由申通快遞原董事長奚春陽接盤。
天天快遞相關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新的大股東極有可能是傳言中的奚春陽,而且目前公司也正在對職能部門進行一步調整,但確切的消息仍以近期對外公布的為準。
“大新華物流全部退出,有新的股東進入”,天天快遞加盟部人員則表示,“不管股東確定與否,目前我們公司仍舊這樣操作運營,對下面加盟商沒有多大影響。”
國內快遞行業面臨洗牌
近期,DHL、UPS以及聯邦快遞在華動作不斷,種種跡象顯示出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青睞。
盡管DHL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安澎日前明確表示,未來暫不涉足中國內地市場業務,而其與中國長航集團合資的中外運敦豪已在國內快遞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而某業內人士透露,DHL不直接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也可能是DHL前兩年進軍中國內地市場受挫而不得不放棄。
與DHL在我國內地有合資公司可以名正言順相比,UPS與聯邦快遞在中國內地從事快遞業務也已有數年,而他們所期盼的也正是國家郵政局早點給他們“名分”,即國家郵政局頒發的可以在中國內地名正言順從業的快遞牌照。
國外快遞巨頭是對中國市場愈發看中,有諸多原因。
“中國快遞市場就像是一座正待挖掘的露天金礦,投資快遞業特別是中國快遞業可以獲得很好的回報”,高博軒認為,“國外快遞巨頭擁有豐富的快遞業務經驗,和極其熟練的資本運作手段,有足夠的實力和能力進軍中國快遞業市場。”
此外,高博軒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快遞業起步晚,現在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未來擁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且市場需求一直處于上升階段。
國際快遞巨頭的涌入,加之前段時間京東、凡客等電商獲得快遞牌照,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加入快遞業,競爭日趨激烈,行業也面臨一個洗牌的階段。
“目前國內快遞業主要處于加盟轉直營的轉型階段,同時也遭遇電子商務和行業內的整合競爭,國內競爭異常激烈”,高博軒認為,國內快遞業已不復昔日的局面,隨著國外巨頭的涌入,從長遠來看,“四通一達”的半壁江山能否持續也開始令人懷疑。另外,面對每況愈下的融資環境,順豐速運的上市之路也將面對諸多不確定性。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與大型和小型快遞企業相比,希伊艾斯、海航天天快遞這些中型快遞企業風險異常,它們沒有大型快遞企業的充足業務量,也沒有小型快遞企業的個性化與專業領域,很容易面臨被兼并或重組的威脅,尤其是資金不足的情況下。
推薦閱讀
一直以來,快遞員的工資備受關注,近日有報道稱,在6月份多家大型電商大打價格戰,網購量大升,多家快遞公司緊急招聘,而快遞員的工資也水漲船高。而且,隨著國家郵政局發放快遞牌照,快遞企業越來越多,快遞員也成了>>>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717/7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