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HL)正式啟用位于上海的北亞樞紐中心。繼聯邦快遞、UPS之后,三大國際快遞巨頭在中國內地先后完成運轉中心的布局。
密集投資中國市場的背后是DHL的對華野心。DHL CEO安澎透露,目前亞太地區收入已經占了DHL全球總收入的19%,該集團力爭2017年將該比例增至1/3。
DHL的中國野心
安澎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亞太地區的絕對GDP增長份額占據了全球的48.8%,預計到2015年,超過全球貿易總量的40%來源于亞洲內部的貿易量、中東非洲與亞洲之間的貿易量,以及拉丁美洲與亞洲之間的貿易量這三個圍繞著亞洲的貿易三角區域。
有鑒于亞洲的重要性,DHL在過去幾年中對亞洲市場累積投資總額已逾25億美元,如今這些投資相繼開花結果。除了位于浦東機場的DHL北亞樞紐正式啟用外,DHL供應鏈即將啟用位于香港的大型物流樞紐,DHL全球貨運物流在亞太地區的一家新運營樞紐也即將開業。安澎透露這是位于深圳前海灣的一個新樞紐,將與招商局一起合作。此外,12月底,DHL還會擴張其上海的空運保稅設施。
之所以在亞太區的投資幾乎圍繞著中國進行,是因為中國已經成為DHL亞太區甚至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據介紹,目前DHL在中國的運營收入達到了42億歐元,超過了其亞太營收的一半。而亞太地區的營收已經全面成為DHL業務的重心。
2011年德國郵政敦豪總營收389億歐元,亞太地區的收入占19%。按照業務劃分的話,114億歐元的全球快遞收入中,亞太的收入占了30%,而在109億歐元的全球貨運收入中,亞太地區的收入占了26%,至于在131億歐元的全球供應鏈收入中,亞太地區的收入也占了9%。
三大巨頭集結
DHL啟用位于上海的北亞運轉中心之后,意味著三大國際快遞巨頭在中國內地的集結號完成。
2009年2月,聯邦快遞啟用位于廣州的亞太運轉中心,該亞太轉運中心投資達1.5億美元,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占地941畝,包裹分揀能力將可以達到每小時2.4萬件。
2010年5月18日,UPS位于深圳的亞太轉運中心正式啟用,該中心初始投資1.8億美元,占地89000平方米,是目前UPS在亞洲最大的轉運中心,亞太轉運中心一開始運轉就將具有每小時處理多達18000件貨物的能力。
安澎透露,DHL上海的北亞運轉中心處理能力將超過其它運轉中心,總投資1.75億美元,占地面積8.8萬平方米。運轉中心有2條自動包裹分揀線,每小時可分揀約2萬件包裹,另有2條自動文件分揀線,每小時可分揀約2萬份文件。
在聯邦快遞啟用廣州的亞太運轉中心之初,因2008年金融危機,曾遭遇貨運量不足的尷尬,如今DHL北亞運轉中心開業時機亦不佳,遭遇歐債危機。如何在危機中尋求機會,DHL似乎準備深耕中國尋求答案。
安澎表示將把集團總部搬到中國辦公一個月,深入接觸中國各地政府和各地客戶,了解與學習中國情況。
推薦閱讀
CCES快遞絕地逢生:紅樓集團20億接盤 經過7天7夜的談判,紅樓集團董事長朱寶良最終與深陷財務危機的民營快遞公司上海希伊艾斯快遞(CCES)董事長方元里等簽署了并購協議,紅樓集團對CCES絕對控股。在未來3至5年內,紅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DHL大舉入華:北亞樞紐中心等密集啟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712/7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