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面對國際快遞巨頭對國內業務的虎視眈眈,本土快遞公司的選擇是:還擊。記者昨日看到,國家郵政局通過網站宣布,宅急送、百世匯通等12家企業正在申請國際快遞業務許可。在業界看來,“內憂外困”讓國內快遞希望通過這一契機,加速企業服務升級。
百世匯通總經理周建昨日表示,在開發國際業務方面已經有了初步規劃。“先從中國周邊地區入手,采用自建網絡或與當地的優質企業進行合作。不會直接拓展到歐洲地區。”
與百世匯通相比,宅急送則低調很多,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宅急送近幾年頻繁與某國際知名快遞公司接觸,在穩定國內業務的同時,力求拓展國際業務。目前,雙方的談判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申請國際快件經營許可,則是為其今后發展國際業務鋪路。
對于走出國門,周建表示,目前,國際業務需求大增。“很多客戶,尤其是大型企業客戶對國際快件的需求與日俱增。”這讓國內快遞企業堅定走上了國際路線。 快遞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也認為,申請國際業務許可,是快遞企業為今后做的準備。
來自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去年,國際及港澳臺快遞企業用3.5%的業務量,占據了24.4%的業務收入。同城和異地快遞業務量占比分別為22.3%、74.2%,但收入只占全部比例的8.7%、58.8%。
業內專家表示,快遞業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目前3%-5%的平均利潤很難支撐快遞企業的高速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和國際快遞巨頭,還是和京東商城等相比,目前多數國內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都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在京東商城等“半路出家”的公司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時,國內快遞公司卻大多還停留在價格戰階段。
如今,用戶體驗和配送速度一樣,都是左右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不少國內快遞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圓通、韻達、匯通和中通等大型民營快遞都在著手進行加盟轉直營,向順豐等服務領先的品牌靠攏,從而為日后的市場競爭以及上市增加籌碼。
原文詳情:《國內快遞欲走出國門搶食 看好國際業務高利潤》
推薦閱讀
陷資金鏈斷裂 多地快件堆積延誤 引監管部門關注 連日來,民營快遞公司上海希伊艾斯快遞(CCES)身陷資金鏈斷裂生死未卜的漩渦之中,多地的快件堆積延誤問題嚴重。CCES方面公開聲稱是因投資人徐建榮、江小根的管理團隊沒>>>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704/7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