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衰落的CCES,董事長方里元2011年舉著改革的大旗,欲將該公司加盟商運營模式徹底變革為直營模式。
知情人士透露,自從2007年被收購后,CCES走上了高速擴張的道路,為了在全國搭建統一的快遞平臺,不斷降低門檻招加盟商,這導致其快遞服務不斷下降。
2010年CCES獲得了私募黎曼公司的投資,開始轉軌直營模式,并一直試圖上市。當時,時任副總裁的侯欽銘表示,CCES全國的分揀中心都屬于加盟制,并不完全屬于CCES,而且分撥中心規模過小,機械化程度也不高,“公司需要6億至7億元完成全國分揀中心擴容和京廣滬三地直營收編”。
“近3年里,CCES多次遭遇生死危機。”據CCES快遞中層管理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稱, 2011年CCES推行的直營變革,引發整個公司劇烈震蕩。這是因為,一方面,該變革推行過快過猛,引起了利益方加盟商的強烈反對。
另一方面,由于該公司資金本來就緊張,而回收加盟商站點,意味著增加眾多人力等成本,還需向加盟商支付網點運營費,這對公司總部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財務壓力。
而在上述人士看來,直營有助于提高快遞公司的服務,實現公司總部的絕對領導,“不過,CCES在5年的時間里,并沒有實現很好的盈利,也沒有摸索出良好的管理模式,根本沒有直營的管理經驗,沒有一套成熟的直營管理機制”。
CCES直營部上海分區的一位經理向本報記者介紹,該公司上海長寧區站點實現直營模式以后,每天收發的快遞件數為600件,而2012年3月份以前該站點聘用的員工多達18名,造成人浮于事,而一般加盟商大概只需13名左右員工就可以完成。
另一方面,總部的人員也在急劇增加。以前總部的中層管理人員只有幾十名,后來迅速增加到200名之多,“浮腫機構,造成內耗,實際上并沒有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末,公司核心團隊就直營、加盟商兩大模式發生了重大分歧。”上述人士表示,最后堅持直營管理模式的高管人員離職。
直營模式變革,在CCES的多個城市推行。而現在只有北京、福建全部實現了直營,而總部上海直營也只實現了40%,“這一變革最后進行至一半而放棄,導致整個公司管理發生動蕩”。
“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管理問題。”CCES監察部經理鄭賢國向本報記者直言,他在公司內部發現腐敗等眾多問題,向老板方里元匯報,但是和善的老板并沒有重處這些人員。
讓鄭賢國憤憤不平的是,他查出杭州分檢中心的部分員工將快遞貨物當廢品賣之后,被打并且至今得不到醫藥費補償。鄭賢國發現大量的物件無故失蹤,從2011年至2012年1月,僅杭州分撥中心一處,丟快遞物件的損失達33萬元。
“任人為親,貪污腐敗,這是公司內部最大的問題。”鄭賢國表示,公司直營化的領域都有類似的問題,而這些長期得不到解決,“到現在,打人者還在公司上班。”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一石激起千層浪。日前國家郵政局公布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審核的企業名單,其中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和UPS獲得牌照。而反觀中國國內快遞公司,星辰急便的倒閉讓業界對快遞業的質疑不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CCES直營改革敗局:多次遭遇生死危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703/7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