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經審核符合規定的第一批企業名單,FedEx、UPS以及京東商城的出現,讓業界對快遞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有了新的期許和預測。
變革 1 電商自建物流將獨立
對電商企業而言,自建物流體系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運營系統,實行市場化運作,還可以對外承接其他企業的業務,其本身完全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盈利企業。
凡客誠品旗下的如風達,去年11月已經開始接外單,當月起開始為百麗集團投資的優購網上鞋城在北京、上海提供配送服務,其后又為小米手機在部分城市進行配送。
京東商城董事長劉強東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京東快遞8月底正式開放”。
這是否會引發電商自建物流社會化運營潮,業內人士卻有不同看法。
圓通速遞副總裁王金龍認為,電商自建物流主要是為自己服務,如果對外開放想取得良好收益,必須自身具備一定規模,而大多數電商只是區域性,距離社會化運營還有很大距離。但也有業內專家表示,電商開放物流是必然趨勢,電商投入大筆資金進入物流領域,除了提升自身服務品質外,也需要彌補運營成本。
雖然傳統快遞企業對如風達,以及劉強東將要開放的京東快遞的跨界發展之舉心存不滿,但很多快遞界人士表示,“既來之則安之,影響會有,但對我們而言,只是多了一個競爭對手而已”。
變革 2 “商優則送”對決“送優則商”
“京東模式”和“順豐模式”將迎來激烈交鋒?
作為“商優則送”和“送優則商”的代表,京東商城自建物流開接外單,和順豐速運開設網上商城“順豐優選”,實際上也是電商與快遞企業跨界發展模式的一種比拼。
電商中一句“得物流者得天下”,讓諸如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平臺類電商,以及好樂買、酒仙網等垂直類電商在自建物流方面先行一步。今年5月底,作為快遞行業的明星企業,順豐速運高調開啟了其電子商務網站“順豐優選”。此后,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申通快遞也推出了類似1號店的電商平臺“愛買網超”。
關于電商與快遞企業跨界發展的問題,業內有不同看法。業內人士表示,電商與快遞分屬行業的上下游。電商的迅速發展,快遞企業難以跟上電商企業的發展速度,為了提升服務質量,電商企業不得已自建物流以確保服務。快遞企業開設電商網店,除了謀求新的發展途徑外,不乏和電商企業“賭氣”的成分。
但也有觀點認為,快遞和電商領域“混戰”已經開始。此次“爭食”究竟是完善產業鏈的整合行動,還是無謂的消耗與重復建設,應該交給市場做決斷,“折騰累了自然就會消停”。
變革 3 FedEx、UPS發力航空貨運
早在國家郵政局5月25日發布對FedEx、UPS兩家公司申請國內快遞業務許可的公示時,就有業內人士對這兩家公司的許可申請提出反對意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兩家公司獲得國內快遞許可將使其變相擴大在國內的航空貨運權,其申報行為實際是利用了中美對于快遞業認識與法律的差異,“以快遞為名,行航空運輸之實”,一旦獲批,對國內航空貨運市場將造成嚴重沖擊。
此事并非空穴來風。業內人士指出,FedEx、UPS此次申請牌照,從表面上看其法律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由于國內快遞市場目前還處于價格競爭階段,作為上市公司的FedEx、UPS短期內可能不會在國內市場有大動作。
中航協市場研究部部長朱慶宇曾表示,一旦FedEx、UPS以快遞名義進入中國市場,憑借其壟斷技術和全球性網絡,將迅速占領我國境內連接全球的物流市場,對國內航空貨運市場造成嚴重沖擊,且一旦形成壟斷格局,將無法逆轉。
快遞業已不是原來的江湖
日前,國家郵政局向京東商城這個“非典型”企業,以及UPS和FedEx這兩大外資快遞巨頭頒發了今年國內快遞資質許可,攪動了本已經挺熱鬧的國內快遞業。
其實,從本月初開始,隨著電商史上“最猛價格戰”高潮迭起,加上國家對快遞業促上市新政的發布,自感資質欠缺的國內快遞企業,正在上演一場從未有過的模式革命。包括“四通一達”在內的主流快遞企業均在謀求從加盟模式轉向更加具有發展前景的直營模式。即便是排位相對靠后的海航天天等企業,也試圖借助強援提升服務能力。
如果放在平時,快遞企業的這些舉措盡管稱不上未雨綢繆,也可以說審時度勢,符合自身的發展節奏。但就目前的形勢看,如果依舊按部就班地進行模式升級,顯然已經不行。兩天前,京東商城董事長劉強東宣布,將在8月開放物流平臺。這意味著,京東快遞馬上就會向一家快遞企業一樣,幫助各大電商平臺派發快件。
從這個角度看,留給快遞企業快馬加鞭的時間可能只有一個月。因為,與京東商城的快遞速度和服務質量相比,多數快遞企業都會甘拜下風。而且,以京東商城不惜成本換市場的運營風格判斷,傳統快遞企業最大的價格優勢,在京東商城前面可能也不是問題。
對于消費者而言,同樣的價格,誰不想享受更好、更快的快遞服務。這意味著,如果不能盡快縮短差距、迎頭趕上,傳統快遞企業將陷入比現在價格戰更可怕的發展困局。
事實上,傳統快遞的競爭對手不僅是京東商城等電商企業。以前做國內快遞業務受到限制的UPS等外資巨頭,在經營許可“入手”后,勢必會逐漸向國內快遞業務滲透。這些企業到來后,涉獵的領域將不是低價區,而是相對的高端市場。到那時,目前品牌領先的順豐都會有危機感。
如今,快遞業已不是原來的江湖,因為武林高手和各大門派已經改頭換面。盡管目前還無法判斷誰是最后的贏家,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國內快遞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
推薦閱讀
HI,請收快遞! 僅僅時過半年,UPS國際總裁丹·布魯托在2011廣東國際咨詢會上所期待的“大滿貫式”的業務期望——“既允許操作國際貨物,也可以操作國內貨物;同時允許操作零配件物流服務”,如今變成了現實。 日前,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業將掀三大變革 電商自建物流將獨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628/7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