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新國標實施兩周
《快遞服務》國家標準自5月1日起實施兩周來,仍有多地消費者投訴稱即使快遞單上標注“有權開箱驗貨”,快遞企業仍然強制消費者先簽后驗,一些一線的快遞員甚至不知曉快遞新國標。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數千家快遞企業仍處于價格亂戰階段,而新國標還缺乏嚴格的監督處罰機制,一些中小型的快遞公司在執行上也肯定存在漏洞。
賣家:驗貨看快遞臉色
昨日一位北京的消費者向記者爆料稱,上周五接到由EMS發來的貨到付款快件,雖然快遞單上標明了“有權開箱驗貨”字樣,但送件的人當時卻明確表示不讓開箱驗貨。該消費者最后只能忍氣簽收了。海南的一位消費者網購筆記本電腦也是遭遇先簽字才能驗貨,快遞員甚至不知曉快遞新國標。
對于消費者關注的快件簽收問題,EMS市場部有關人士則表示并不是所有快件都需要討論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根據新國標,如果快件外包裝出現明顯破損等異常情況,收件人可先驗收再簽收,快件外包裝完好則收件人簽字確認。對于網購、代收貨款等其他快件,則是由快遞服務組織與寄件人(商家)約定提供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的服務。
事實上,由于先驗后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快遞公司的投遞效率,部分依靠任務量的快遞員在執行中也是存在怨言。對此,廣東省郵政方面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快遞企業應保護消費者的快件安全,首先重視快件在收件、封發、運輸過程中的保護,防止快件的外包裝出現破損,同時強調未來也將重點檢查快遞公司分揀分發的過程。
然而據記者了解,由于淘寶網上的一些中小賣家面對快遞公司的議價能力并不高,合作簽約也集中在“壓價”方面,對于準時配送、驗貨等服務則是看快遞公司臉色。
業內人士:快遞仍只顧打價格戰
昨日記者在淘寶論壇上也看到,賣家們一方面互相傳授“壓低與快遞公司的合作價格”的經驗,另一方面也在抱怨快遞公司的送貨速度。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數千家快遞企業仍在大打價格戰,一些快遞公司在執行上難免出現漏洞。
廣東省郵政管理局方面則表示,目前廣東省通過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企業已達到1800多家,除了少數龍頭企業外,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面臨規模偏小、實力偏弱、服務水平不高,企業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和改善服務產品質量的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
推薦閱讀
穩居中國快遞市場份額頭把交椅的申通快遞有限公司,近日出現20年來最大一次高管調整。 申通官網公開信息顯示,包括副總裁職務等在內的共計23名新任職領導干部近期做了宣誓就職。昨日,有知情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新國標實施兩周:部分快遞不許先驗后簽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518/6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