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速遞,有望成為年內最大的一筆IPO,
它將對A股和快遞業產生多大的影響?
A股,收“快遞”了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小曉|北京報道
“親,您買的東西走快遞10元,走EMS 25元。”
“EMS是更快嗎?”
“其實沒有更快。”
“是更安全嗎?”
“其實快遞也很安全。”
“那EMS為什么這么貴?”
“價格是國家規定的,我也沒辦法哦,親。”
“那我走快遞。”
正是這個在淘寶發貨選項中永遠雞肋般掛在最底端的EMS,其所在公司——中國郵政速遞(下稱“中郵速遞”)如今要聲勢浩大地上市了。
A股會“消化不良”?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6月成立的中郵速遞由于設立時間未滿三年,按規定不具有IPO資格,其“破格”上會系國務院特批。
中郵速遞為何上市如此心急?追溯其發展史,其東家——中國郵政集團早在1999年—2002年的“8531計劃”中就動了上市融資的心思,甚至可以說,中郵速遞的誕生就是為了上市。
1999年—2002年,國家對中國郵政集團每年的補助從80億元下降到10億元,于是中國郵政集團希望通過IPO來填補資金空缺。2009年開始,中國郵政集團將下屬的中國速遞服務公司和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并于2010年6月建立了新的中郵速遞,為其上市做好了鋪墊。
除了成立未滿三年就特批上市,中郵速遞的募資規模也證明了它的不容小覷。招股說明書顯示,中郵速遞擬首發不超過40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20億股,擬募集資金99.7億元。如一切順利,中郵速遞將成為今年來低迷不振的A股市場募資最大的IPO。
根據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的報告,2012年1月共有14家中國企業完成A股IPO,合計融資約70億元,也就是說,中郵速遞的融資額比1月份14家企業的融資總額還要高。
然而,這樣的大盤股IPO是否會成為又一個A股市場的“隱形殺手”?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對市場來說,這樣的大盤股上市意味著資金的再一次放血,導致其他股票遭受賣盤的壓力。財經評論員林耘則認為,從市場反應來講,當然會有一定的壓力,但A股處在一個反彈當中,證監會剛好又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市場的承受能力會比較強一些。
當然,也有分析認為,中郵速遞最終未必能如愿募集近百億資金。理由是,目前正值管理層改革IPO制度、控制新股融資規模的敏感時點,近100億元的融資規模只是擬上市企業的一廂情愿。在此之前,已經過會超過8個月的陜煤股份IPO因擬融資金額過大,達到了172億元,所以至今未能成行。
投資者看重其政策扶持
分析人士對中郵速遞上市后的前景似乎并不看好。
按中郵速遞發行40億股的規模,募集99.7億的資金,每股大約在2.5元左右。研究機構雪球分析師王星認為,按照發行后不超過120億總股本來算,2011年中郵速遞盈利9億,每股應該是0.075元。如果每股定價2.5元,對應PE是33倍,定價顯然過高。
招股說明書顯示,中郵速遞2009年—2011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4億元、5億元和9億元。然而,就主營快遞業務來看,中郵速遞和競爭對手的差距越來越大。2009年—2011年,國內速遞整體行業增長達到17.3%、20.0%和31.9%,但是中郵速遞的國內速遞收入只分別增長14.51%、12.88%與16.36%,均低于行業增速。
其東家中國郵政集團的業績也讓人們擔憂。
招股說明書顯示,中國郵政集團去年凈利潤為209.36億元,但實際上其旗下的46個二級子公司中,包括中郵速遞在內,只有3家實現了盈利。
王星認為,談上市后盈利預期和股東回報其實是沒什么意義的,投資者主要是看重國家政策對其的扶植。
從數據上看,中郵速遞去年凈資產收益率(ROE)只有10%左右,相對于萬科、格力電器、招商銀行等大藍籌平均20%-30%左右的ROE來說,是很低的。而且這個數字在募資完成以后,還會因為總股本的擴大而降低很多。
“我相信,投資中郵速遞這種國有企業的投資者很少看重股東回報預期的,因為企業性質就決定其不可能是高盈利、高股東回報的投資標的。”王星直言不諱道。
民營快遞沒影響
招股書顯示,中郵速遞的主營業務分為速遞和物流兩大業務板塊,其中又以速遞業務占絕對比重,近三年占比分別為86.66%、85.53%、85.26%。然而,正是這個絕對支柱的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似乎一直不太順利。
在國際業務上,EMS則遠遠落后于國際快遞巨頭們。根據招商證券近期發布的報告,EMS在中國發往國外的快遞中只占19.4%,DHL、UPS、Fedex、TNT四家國際公司則共占73.2%。而從國外發回中國的快遞中,這四家公司更是占據了市場份額的97.6%。
在國內業務中,EMS的業務額是國內最大的,占三成左右,但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市場份額每年在以2%左右的速度下滑。在淘寶上,EMS因為“又貴又慢”僅占據快遞單子的1%-2%。
盡管EMS看似四面楚歌,但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其實從市場細分來看,中郵速遞并不和民營快遞公司在一個層面競爭。
分析人士指出,EMS未來的發展優勢主要在四方面:一是網點覆蓋面廣;二是高端企業客戶支持;三是全產業鏈物流;四是國家政策支持。
從網點來看,現在有許多偏遠地區,民營快遞無法到達,只有EMS能到。其招股說明書顯示,此次募集資金中的大部分也是用來建設集散地和倉庫。
從客戶類型看,民營快遞公司主要針對個人客戶,而EMS則針對高端企業客戶。許多國家企事業單位寄件都只用EMS,高考錄取通知書等大單業務也只有EMS能拿到。
此外,中郵速遞還志在發展綜合物流,做全產業鏈。例如幫工廠進貨、配貨等。在其募集資金中,應用在物流和車輛配置上的資金額也高達10億元以上。
而從國家政策支持層面來看,EMS則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郵政法》第55條規定,快遞企業不得經營由郵政企業專營的信件寄遞業務,不得寄遞國家機關公文。在《郵政法》第八次修改稿中還規定,150克以下信件寄送由郵政專營。曾經有民營快遞企業的老總表示,這一規定把民營快遞企業一半左右的利潤劃給了中國郵政。
“在日益細分的市場中,郵政速遞上市不會對民營快遞企業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EMS是在往高端走,民營快遞企業則著重于中低端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推薦閱讀
繼UPS如愿將TNT收入囊中后,聯邦快遞(FedEx)也加快了擴張步伐。記者昨日獲悉,FedEx已于5月10日將法國快遞公司Tatex收于麾下,但并未公布收購價格。業內專家認為,此次收購是FedEx在歐洲市場對UPS的反擊,而歐債危機>>>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518/6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