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隨著快遞新國標的出臺及中國郵政速遞上市的舉動,業界持續將目光鎖定在快遞行業。快遞行業從弱到強,而今又與電子商務行業緊密相連,快遞的發展令人矚目。進入2012年以來,快遞多次上調費用,星辰急便的破產為民營快遞企業敲響了警鐘,而近日中國郵政速遞IPO也為行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漲價、整合、上市,成為快遞行業的“三重奏”,那么這三個關鍵詞如何指引著快遞行業的發展?
三重奏之重壓之下快遞漲價
對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常逛淘寶的女性而言,快遞多次提價讓他們很是憂心。那么為什么快遞公司屢次漲價呢?
在五一后開始實施的快遞行業新國家標準中,兩“開包驗貨”的規定引人注目,一是在寄件的時候,快遞員要開包檢查,確保物品符合安全規定;另一個是收件的時候,需“先驗貨后簽收”。對快遞公司來講,新標準提高了人力成本,加之物價、油價上漲,快遞整體成本提升,重壓之下,快遞公司只能借漲價來緩解生存壓力。
另據了解,快遞行業人才流失率較大,而為了穩定員工,不少快遞公司多次加薪以穩定人心。油價、物價、人力成本的提升,快遞公司的利潤率越來越低。在申通、順豐等大快遞公司率先漲價后,不少快遞公司紛紛跟進。
三重奏之行業整合
3月,星辰急便一夜之間倒閉的新聞讓業內震驚。陳平在創辦星辰急便之初,為實現較快的規模擴張,便選擇加盟模式。短短幾個月內就發展了1400多家加盟商,由星辰急便總部控制“主干道”,與加盟商一起,形成星辰急便的快遞大網。
而星辰急便的倒閉正是與加盟商積壓貨款有莫大關系。同時,2011年,陳平數千萬元合并鑫飛鴻快遞公司也為日后埋下了隱患。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認為,陳平把星晨急便的核心業務——代收貨款嫁接在鑫飛鴻這支以加盟商為主營模式的隊伍上,本身就錯了,“代收貨款就是要直營快遞去做,放給加盟商風險不好控制,弄不好獲得的不是資源,而是風險。”
除了星辰急便,民營快遞公司面臨各種其他發展問題,如發展模式單一、快遞員素質良莠不齊等。未來隨著快遞行業整合步伐加快,快遞行業的投訴率也會持續上升,而快遞公司唯有不斷整合其發展步調,才能更快更好地與電商融合發展。
三重奏之中郵政上市
4月28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公布招股說明,整齊啟動A股IPO。5月4日,中國郵政速遞IPO上會獲通過,成為國內快業第一股。中國郵政速遞預披露的招股書顯示,中郵速遞擬發行不超過40億股,計劃融資額為99.7億元,發行后股本不超過120億股。本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速遞物流郵件處理中心、購置飛機、購置運輸車輛、購置航材、補充營運資金等30個項目。
對此某快遞公司高層并不認為中國郵政速遞IPO回對民營快遞公司帶來實質性的沖擊,因為EMS的份額一直在下降。數據顯示,2011年EMS在快遞市場的份額僅占29.46%,而在1999年這一數據高達90%以上。
快遞業分析師張大志認為,中郵速遞的上市將有可能加速快遞業中的其他企業對風投基金等社會資本的引入,從而可能引發快遞行業的資本競爭。張大志表示,隨著行業發展日益成熟,快遞業已經從粗放的跑馬圈地進入到比拼資本實力的階段。
如今快遞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快遞也成為眾多消費者評價電商企業的重要指標。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下快遞行業仍面臨亂、差的“致命問題”。除了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政策外,快遞企業更要加強員工培訓,不斷提升快遞員的素質,加快企業整合力度,這樣整個行業才能步入有序的發展階段。(孫杰)
推薦閱讀
備受關注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于5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先驗貨后簽收”、“收寄驗視制度”、“快遞時限”等幾項規定最為大眾所關注。 “先驗貨后簽收”不等于拆箱驗貨再簽字 新標準出臺后,不少網購愛好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行業“三重奏” 演繹物流界悲歡離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518/6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