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2010年6月成立的中郵速遞由于設立時間未滿三年,按規定不具有IPO資格,其“破格”上會系國務院特批。
中郵速遞為何上市如此心急?追溯其發展史,其東家——中國郵政集團早在1999年—2002年的“8531計劃”中就動了上市融資的心思,甚至可以說,中郵速遞的誕生就是為了上市。
1999年—2002年,國家對中國郵政集團每年的補助從80億元下降到10億元,于是中國郵政集團希望通過IPO來填補資金空缺。2009年開始,中國郵政集團將下屬的中國速遞服務公司和中郵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并于2010年6月建立了新的中郵速遞,為其上市做好了鋪墊。
除了成立未滿三年就特批上市,中郵速遞的募資規模也證明了它的不容小覷。招股說明書顯示,中郵速遞擬首發不超過40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20億股,擬募集資金99.7億元。如一切順利,中郵速遞將成為今年來低迷不振的A股市場募資最大的IPO。
分析人士對中郵速遞上市后的前景似乎并不看好。
按中郵速遞發行40億股的規模,募集99.7億的資金,每股大約在2.5元左右。研究機構雪球分析師王星認為,按照發行后不超過120億總股本來算,2011年中郵速遞盈利9億,每股應該是0.075元。如果每股定價2.5元,對應PE是33倍,定價顯然過高。
招股書顯示,中郵速遞的主營業務分為速遞和物流兩大業務板塊,其中又以速遞業務占絕對比重,近三年占比分別為86.66%、85.53%、85.26%。然而,正是這個絕對支柱的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似乎一直不太順利。
在國際業務上,EMS則遠遠落后于國際快遞巨頭們。根據招商證券近期發布的報告,EMS在中國發往國外的快遞中只占19.4%,DHL、UPS、Fedex、TNT四家國際公司則共占73.2%。而從國外發回中國的快遞中,這四家公司更是占據了市場份額的97.6%。
在國內業務中,EMS的業務額是國內最大的,占三成左右,但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市場份額每年在以2%左右的速度下滑。在淘寶上,EMS因為“又貴又慢”僅占據快遞單子的1%-2%。
盡管EMS看似四面楚歌,但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其實從市場細分來看,中郵速遞并不和民營快遞公司在一個層面競爭。
原文鏈接:《中郵速遞或成A股年內最大IPO 民營快遞影響甚微》
推薦閱讀
TechWeb編輯推薦: 國家發改委5月9日宣布,5月10日凌晨起下調成品油零售限價。其中,汽油下調330元/噸,折合0.24元/升,柴油下調310元/噸,折合0.26元/升。油價下調終于塵埃落定,國內93號汽油將再次回歸7元時代。此>>>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wuliu/20120515/6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