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內網絡團購之風悄然興起。短短1年時間,“千團大戰”的硝煙彌漫全國。團購在短時間內蔚然成風,就是因為價格對很多消費者而言是個比較敏感的因素,“低價”足夠吸引無數網民。“今天你團購了嗎”,曾經是網上最流行的問候語。而今夏,有媒體報道,團購業寒意侵襲,從燒錢“圈地”到無錢可燒。更有不少消費者在團購消費后抱怨,服務縮水、貨不對版……
團購利弊對立,消費者需警醒
現在,團購的主要方式是網絡團購,它已成為很多消費者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團購網上的價格一般比正常市場價低很多,部分商品甚至一折或者低于一折,價格驚人優惠。
雖然網絡團購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團結就是力量,即一定數量的消費者借助網絡,以較低折扣購買同一種商品,消費者獲得低價的同時商家可以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但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麻煩和煩惱,譬如消費服務縮水、貨不對版、退款投訴無門等問題屢見不鮮。
調查發現,團購質量參差不齊,拿食物領域來說,有網友甚至總結出了“團購美食七宗罪”,即菜量少、材料次、服務差、預約難、限制多、菜品濫、被冷落等,最終是“歡喜團購,受氣而歸”。
“價格低的話,享受的服務也差了不少”,有團購經歷、鮮貝網員工歐小姐介紹,“團購過一次套餐,菜量還行,但是上菜速度很慢,我們催了好幾次,服務不太熱情,感覺被冷落了。讓人氣憤的是,店家沒打招呼就私自把其中一個涼菜給換掉了。”
在各大團購網上可以看到,美食套餐和KTV消費比例較多,而消費者也熱衷這兩類的消費。有消費者反映,價錢便宜了人多了,服務或質量多少有些跟不上,自己心態要好一點才行,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
那么,消費者在團購中該如何維護權益呢?另一位團購用戶汪小姐說,至今還沒看到相關機構或是具體條文規范這類行為。她同時表示,會在團購網站上留言或是在論壇上發帖抱怨,公之于眾,希望其他人不要上當。
團購業洗牌后,多方面趨于理性
從“百團大戰”、“千團紛爭”的瘋狂擴張與喧囂,到如今借勢整合,一度瘋狂燒錢的團購業,僅僅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就體驗了過山車的起起落落。
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團購網站數量為2976家。而在2011年,團購網站數量一度曾達到5000多家。不到1年時間,2000多家團購網站關閉。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網絡團購的興趣也大幅減弱。2011年上半年,平均每期網絡團購活動有973人次參與,今年上半年則僅為327人次,下跌幅度約三分之二。
有媒體報道,此前頻現“破產”傳言的團購網站則因為存活空間遭擠壓,開始抱團取暖展開最后爭奪。
據相關媒體報道顯示,團購業近期整合頻現:美團網和聚劃算合作、拉手網牽手京東商城、窩窩團結盟趕集網,日前又有消息證實F團與高朋已經完成合并重組。
相關互聯網資深觀察人士、鮮貝網劉經理表示,盡管團購業暫時走出了“破產”、“跑路”的負面陰云,但不可否認的是,團購業“千團大戰”時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整合已經成了團購業的主旋律。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消費者,消費者的團購體驗至關重要。
“就拿鮮貝網的團購頻道舉例,團購的市場是很大的,作為O2O模式的鮮貝網(www.xianbey.com)選擇在這個時候推出團購,是因為我們的團購與傳統團購有所不同,我們的團購是建立在華強北數千家實體商鋪的基礎之上的,對商鋪的資質都有過嚴格的審查,貨源、質量和售后都有保證,而且將價格控制在比較低的水平,真正做到讓利消費者。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專注的是數碼產品的團購,這在業內目前是很少見的!”劉經理說。
“此前,團購網數量的爆炸性增長本來就是一種非理性的增長方式。”鮮貝網劉經理毫不留情地指出,目前一些小的團購網往往受不到風投的青睞,從而導致盈利困難,被大的團購網兼并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他說,兼并并不見得是壞事,如果處理好兼并過程中的融合,甚至是一種雙贏。“這有利于提高大的團購網站的競爭力。”
對消費者來說,團購行業的洗牌和整合將會帶來一個更有保障的消費環境,在用戶體驗方面肯定會有所提高。“但是值得擔憂的是,團購寡頭會掌握主導權,控制價格,消費者可選擇的范圍也相應變少了。”(來源:華強電子網www.hqew.com)
推薦閱讀
影視劇上網叫賣播映權,打出“1.67折、2.5折”超低團購價,這是影視劇采買方式革命,還是一場賺了眼球就歇菜的鬧劇?近日由國際電視電影節目交易中心創辦的 “ITFPEC節目團購中心”網站啟動,首次將影視劇網絡團購模>>>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tuangou/20120828/8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