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首家在美國上市的奢侈品電商唯品會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唯品會盡管還在虧損,但是收入大幅增長233.5%至1.353億美元,凈虧損也有所收窄,從去年同期的1950萬美元減少為580萬美元。在奢侈品電商行業寒風頻吹的當下,唯品會為何能夠獨善其身?互聯網研究機構i美股披露的數據透露,二季度唯品會客單價僅28.8美元,低于上一季度的32.67美元。
唯品會奢侈品比重只有5%
奢侈品電商的經營模式眼下受到廣泛的質疑,最主要的說法是其貨源得不到保障。盡管中國奢侈品消費需求旺盛,很多國外奢侈品品牌也已進駐中國,但并不愿意馬上開辟網售渠道。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品牌形象,不希望自身品牌與一些低成本賣家對決競爭,從而讓大眾對“奢侈品概念”產生邊際模糊。另外一方面,他們不希望電商渠道威脅到自身的價格體系。
業內專家表示,貨源已成制約奢侈品電商網站發展的最大問題。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主要集中在國外,與銷售商分離。為了保持自身產品的稀缺價值,品牌商對銷售渠道進行嚴格把控。雖然奢侈品具有可觀的利潤空間,但是下游渠道商因拿不到品牌授權而致使貨源不穩定。
對此,唯品會已進行了戰略調整。其CFO楊東皓對媒體表示,奢侈品占唯品會總銷售額的比例低于5%。“我們從來都不是頂尖奢侈品的定位,因為奢侈品的市場容量太小,目前中國發展在線奢侈品消費有現實困難。”
折扣模式跳不出“淘寶”
唯品會將目前“限時搶購”的商業模式稱之為“閃購”,但業內人士認為“閃購”也好,“團購”也罷,終究跳不出打折促銷的方法,認定其只是一個概念而已。
“團購網站走到今天的局面,就是其商業模式難以克服的痼疾。”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作為一種商業模式,要有屬于自己的定位和競爭力。姜奇平說,團購業從根本上是一種殺價競爭模式,說到底就是打折,而在市場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打折方法實在是太多了。“商家完全可以做到不團購也好打折,那么團購的意義何在?它的生命力如何持續?”姜奇平說。
“閃購”同樣存在這個問題,限時打折的方式和前一段電子商務網站上流行的“秒殺”模式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在電子商務網站紛紛卷入價格戰的時候,以時尚服裝為主要定位的唯品會客單價也不得不有所下降。
其實,本季度唯品會財報在電商行業中相當亮眼,二季度該公司虧損額大幅度縮減。唯品會第二季度毛利潤為296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40萬美元增長297.8%。但其股價并沒有應聲上漲,相反還下跌了百分之二。一位股民的說法很有代表性:“這家公司一切看上去都很美,但是又說不出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今年二季度將成為電子商務行業最為慘烈的一個季節。按照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的說法,在第三、第四季度將會掀起中國電商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最全面的價格戰。混戰者不僅有蘇寧、天貓,更有被迫絕地反擊的國美。
◇相關鏈接
奢侈品電商普遍遭遇生存困境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呼哈網欠薪事件和員工辭職、走秀網裁員、尊酷網CEO離職、網易尚品關停等重重陰影籠罩著奢侈品電商,然而行業暗藏的問題依舊在持續發酵。
近日,“某門戶奢侈品頻道即將關閉”的消息不脛而走。盡管這家門戶有著巨大的流量優勢,一樣也未能擺脫停止運營的命運。與此同時,另外一家奢侈品電商網站佳品網也在近日展開了大規模裁員。據其內部員工透露,裁員規模在200人左右,約占公司總人數的一半。盡管佳品網CEO楊培峰稱該數據被夸大,但他承認已經根據一定比例進行裁員和業務優化,這顯然暴露出佳品網內部運營存在問題。
推薦閱讀
8月14日,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中國誠信網絡團購聯盟聯合領團網聯合編制的《2012年(上)中國網絡團購市場數據監測報告》今日發布。 以下為該報告核心數據摘要: 企業規模:截至2012年6月底,全國團購網站累計誕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唯品會收入大幅增長客單價下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tuangou/20120817/8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