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電商當下最幸福的事。
泡沫最兇的時候,一個普通經理敢要價月薪6萬,這種金錢游戲誰還玩得起?
當浮華褪去,神馬流量、轉化率都是浮云,你手里的現金才是上帝。
這半年來,哪些電商拿到錢了?算起來寥寥無幾。“現在拿錢難于登天”,一個VC的投資經理對《創業家》說,“就算是拿到錢,電商也不敢輕易砸了。”
為了活著,電商們首先壓縮成本。沒錢的時候,過日子都得精打細算,減少廣告、裁員、砍掉SKU,還有什么不能裁的?但“收縮”的滋味不好受。減少廣告投放固然省錢,而中國網購用戶的轉移成本很低,如果沒有足夠強的品牌營銷支撐,用戶會很快流失。于是,電商們更加重視病毒營銷,靠精準運營來提升轉化率。
除了節流,電商們也在盡力開源,想方設法提升毛利,比如許多團購網站增加了實物郵購業務,一些電商更重視通過線下手段來拉動線上的銷售。
艱難過活的同時,電商都在企盼來年。“估計到明年一季度,行業就會回暖”,一位電商創始人如此判斷。但春天真的會按時到來嗎?經過了團購的瘋狂和泡沫的破滅,投資人也多了份冷靜,資金也開始向傳統項目回流。
“如果把做電商比喻為跑步,那么它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長跑,而是中長跑”,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電商最佳的狀態是“持續穩定發展”,而不是像高朋、拉手、窩窩團那樣的“大躍進”。
電商最主要的問題是不賺錢,以前大家燒錢、拼命砸廣告、做大規模,背后的邏輯是“剩者為王”,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捱到回暖那天,這樣的生存邏輯還會依舊嗎?
下面的100家電商,均有近兩年內的融資記錄,我們挑選它們作為調查樣本,通過綜合考察業務規模、財務數據、資金鏈情況、以及團隊近況,來描繪其生存狀態。
“★”的數量代表了不同的健康狀況,具體含義如下:
★★★★:狀態尚好,各方面運作正常
★★★:馬馬虎虎,有一定的特色,但短板同樣明顯,尚能生存
★★:比較危險,經營遇到困難,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奄奄一息,業務停滯并難有起色,瀕臨破產倒閉
已經死亡:不多說了,向它們默哀吧
推薦閱讀
據香港明報報道,年初一個銷售餐飲優惠券的團購網站結業,令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今年上半年接獲逾2100宗有關網上團購的投訴,較去年同期激增38倍,當中七成涉及食肆及娛樂服務,主要投訴商戶無法提供貨品或服務;涉及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100家電商生存狀態實錄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tuangou/20120710/7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