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凌亂的家中,唯一的一臺電器——15年前買的14吋金鳳牌電視
退役運動員艱難的生存狀況,引起了國內相關人士的極大關注,他們一方面呼吁國家有關方面應盡快在運動員退役安置費、醫療保險、就業等方面出臺一些相關政策,解決這些退役運動員的實際困難,同時提出應改革現行專業化訓練體制,做好運動員的退役安置工作。
小運動員們在刻苦訓練,但他們的明天在哪里?
對像柔道、舉重這樣觀眾很少,沒有贊助,很難進入市場,又不易在全民健身活動中普及的項目,要想繼續保持我國在這方面的競技優勢,國家就必須對其重點支持,撥專項資金保證運動隊訓練、比賽的經費和運動員退役后的生活保障及傷病治療。
一些專業人士指出,目前,運動員退役后之所以生存狀況堪憂,與我國現行的奧運戰略、全運戰略的獎勵制度有直接關系。很多地區的領導及教練把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出成績、拿金牌當作部門和個人政績的表現,這種思想直接導致現行專業化訓練體制弊端的產生。一個運動隊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只要有一個人出成績,拿奧運冠軍、全國冠軍,那么教練、領導就有成績。至于其他大多數沒有出成績的運動員退役之后的出路問題、后半生的生存問題,則不在現行體育訓練體制能管理的范疇之內。
據遼寧省有關訓練單位的人事部門負責人介紹,現在運動員從退役那天起,他在專業隊的工資即取消,運動員的人事關系即轉到當地人事部門,他本人與專業隊就沒有關系了。針對這種現狀,沈陽市人大代表、沈陽市人才中心主任孟慶偉說,退役運動員在十幾年的服役期間,不管他取得過成績與否,都為國家做出過貢獻,在他們退役時一點政策也沒有,這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也不符合人力資源調配的規律。孟慶偉建議,運動員退役之后能否像軍隊轉業干部一樣,按照服役的年限和取得的成績給予一定比例的退役安置費。這筆錢既可以使運動員的后半生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而且也可以為他們在退役之后繼續謀取工作積累一定的資本。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院長孫永言說,關于運動員退役后的安置費,近幾年各省體育局都提出了設想,相關的方案也都報到了國家體育總局,但什么時候能出臺具體政策還不清楚。
傷病對于每個運動員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話題。當運動員期間治療傷病都是國家出錢,而一旦退役,巨額的醫療費都將由運動員自己承擔。記者采訪十幾位退役運動員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病。亞洲擊劍冠軍富志武說,腰腿有一些老傷對于運動員來說,太正常了,是不值得一提的。原國家擊劍隊隊員孟兆華說,運動員的身體比天氣預報還準,一要到陰天下雨,我們的身體準有反應。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院長孫永言說,現在解決運動員退役后傷病治療的問題,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將其納入社會保險范疇。根據運動員傷病的特點設計為他們服務的險種�,F在學院每年給每名運動員都按一定的比例上運動員傷殘保險,通過這幾年運行的情況看,這些錢解決運動員的小傷小病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但嚴重傷病的醫療費仍然解決不了。
向市場要效益,到學校辦體育
在記者調查中,一些專業人士提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退役運動員出路問題,必須從改革專業化的體育訓練體制入手。
一是大力推進體育市場化、體育職業化。目前,足球、籃球等一些熱門項目在市場化道路上取得一些成功的經驗,國家應在此基礎上,繼續把市場前景好、群眾基礎強的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向市場,走職業化的道路。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院長孫永言說,應當把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推向市場,政府對走市場化道路的項目要加大規范和管理力度,同時注意同國外接軌,多向國外學習先進的職業化管理經驗。
推薦閱讀
桑雪這次走上選秀舞臺,是因為生病的母親,為了讓母親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1984年出生的桑雪是天津人,身高1米57,5歲開始學習體操,10歲開始學習跳水,1998年進入國家跳水隊。 2001年世錦賽后,事業如日中天的桑雪突然選擇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運動員背后的慘狀生活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tiyu/20101204/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