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零售觸角進一步向社區延伸。6月2日,大潤發與盒馬合作的全新品牌“盒小馬”首店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開業。據悉,盒小馬面積為800平方米,由大潤發負責供應鏈和門店運營管理,在商品上突出生鮮,并引入部分盒馬鮮生自有生鮮品牌,同時上線淘鮮達1小時到家業務。自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后,前者對后者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作為盒馬鮮生精縮版的盒小馬是雙方供應鏈合作深化的又一表現。分析來看,定位中型超市的盒小馬在規格上更貼近社區消費者,但沒有了堂食餐飲區的盒小馬究竟能否摸準社區居民的胃口,這還有待時間去驗證。
盒小馬去餐飲化
6月2日,盒馬鮮生與大潤發合作開發的新品牌盒小馬在蘇州落地。據悉,盒小馬位于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經營面積僅為800平方米左右。在商品選擇上,盒小馬主要突出了蔬果、冷凍水產、肉類等生鮮品類,并針對周圍消費環境設置了體育用品專賣區。
值得注意的是,與盒馬鮮生不同,盒小馬并沒有保留堂食餐飲的賣點,而更像是融入盒馬新零售基因的大潤發精品超市。不過,盒小馬總體還是圍繞“吃”的場景來構建商品品類。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冷凍產品部分,盒小馬引入了盒馬鮮生的主力自有品牌“帝皇鮮”,包括厄瓜多爾白蝦仁、生凍白沙魚柳、澳洲精選安格斯西冷牛排等20余款生鮮食材。另外,大潤發自己研發的自有品牌“大潤發優鮮”的三杯土雞等中餐半成品也陳列在架。
對于盒馬鮮生和大潤發在盒小馬項目中分別扮演的角色,盒小馬負責人、大潤發新零售COO袁彬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由于盒小馬還處于測試階段,具體相關信息不方便透露。而一位接近盒馬鮮生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盒小馬的供應鏈和門店運營都由大潤發負責。
盒馬鮮生的新零售基因落到盒小馬上,主要體現在支付和配送環節。據悉,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淘寶中的“淘鮮達”入口在線上購買盒小馬商品,并且享受3公里以內最快一小時的無門檻配送服務,目前每天首單免配送費。另外,在現場結算方面,盒小馬門店內還設有自助收銀設備。
搶奪社區市場
省去餐飲區縮小面積的盒小馬,從體量上看更貼近社區消費者的需求,這似乎也表明盒小馬或將是此后盒馬鮮生用來搶占社區市場的一種新型業態。此前,盒馬鮮生除大店外,僅于去年12月在上海落地了面積在500多平方米的F2小店。而從F2小店首店落地到現在的半年多時間中,該類型門店也只有上海白金灣一家。相較而言,另一家智明大賣場沃爾瑪已經開始謀劃小店擴張,于今年4月落地了社區小型店“惠選超市”,并計劃今年將開出5家門店。
對于此次盒馬鮮生聯手大潤發推出的新品牌再次聚焦小業態,有分析認為,一方面是由于小店操作靈活、落地迅速,另一方面也為了更貼近社區消費者,挖掘社區商業藍海。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面積大、貨品全、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物的大賣場業態增長空間已十分有限,社區居民的最大需求為生鮮、應急商品,因此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開始看重小而美的社區店形式。盒馬鮮生此前位于成熟商圈的大店型在前期擴大影響力、增進用戶體驗方面很有效果,但是若想獲得持續性盈利,一方面是要縮小面積減少租金、運營成本,另一方面勢必要貼近社區消費者。
但也需要注意到,相較于盒馬鮮生的常見店型,盒小馬的面積從上萬平方米縮小到1000平方米以下,意味著門店里所能呈現的商品數量也相應受到限制,這也對門店的選品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沃爾瑪中國超市業態及鮮食營運副總裁布盛年曾表示,很多顧客到社區超市購物是想快速便捷地補充一些家里急需的商品,而到大賣場是希望一次囤足很多貨,需求不一樣,門店的商品結構也很不一樣。
資源整合提速
孵化新業態盒小馬被視為阿里協同旗下新零售業態的又一標志性動作。自入股高鑫零售后,從天貓供應鏈商品上架大潤發門店,到大潤發優鮮比照盒馬模式,阿里已經在大潤發門店數字化、供應鏈升級等方面進行了多項新零售改造。
“大潤發將構筑3公里理想生活圈、10公里同城速配圈和50公里貨源共享圈。”袁彬此前曾公開表示,未來,盒馬鮮生、大潤發門店或許會成為一個城市的體驗、運營中心,而盒小馬則是大店的前倉,配合大店更深入3公里消費圈。中型超市在獲客方面沒有大賣場范圍廣,但聚焦人員密集的社區,加上配送到家服務,也足以滿足3公里消費需求。
零售專家云陽子認為,面積小、更靈活、復制起來速度更快的中型超市與阿里其他零售業態將起到差異協同作用。盒小馬與盒馬鮮生和大潤發的定位有明顯區分,未來,盒馬鮮生可能會主攻一二線城市,盒小馬則依托大潤發主攻三四線城市。據悉,高鑫零售有近70%的門店都分布在三四線城市。
但也有不愿具名的零售人士稱,盒小馬更像是盒馬鮮生的降級版本。目前盒馬鮮生給人最鮮明的印象是“海鮮制售”,但社區居民對一些非常見海鮮復購率有限,它更符合周末家庭聚會體驗性需求,如果要深入社區的話,還是要進一步加碼日常親民的生鮮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徐天悅/文 李烝/制表
推薦閱讀
DoNews6月4日消息 (記者 費倩文)據香港經濟日報消息,小米將于周四(7日)進行上市聆訊,最快月底招股集逾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部署7月上旬掛牌。 除在港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30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