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螞蟻金服目前用戶量已增加至6.22億,其中有5.2億用戶來自支付寶;管理資產規模達2.2萬億元,其中余額寶管理著1.5萬億元(合3450億美元)資產。這也是螞蟻金服首次披露其管理的資產規模。
早在4月10日,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螞蟻金服正與潛在投資者談判,至少融資100億美元,為公司估值約1500億美元,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Temasek Holdings)希望領投螞蟻金服此輪融資。本月初,又有消息稱,這一融資“正接近達成”。
但螞蟻金服方面當時表示:“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業內人士稱,如果螞蟻金服順利完成本輪融資,將成為全球最大金融科技公司和最大的初創公司。
在此次融資過程中,螞蟻金服激增的用戶數和龐大的資產管理規模成為了吸引投資的亮點。
1
持續增長的用戶數
關于螞蟻金服的用戶數,此前曾有多個版本的說法。
阿里巴巴此前披露的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球,支付寶(螞蟻金服的主要業務)和合作伙伴們已經服務了約8.7億活躍用戶,其中,國內活躍用戶數已達5.52億。這是支付寶首次公布全球活躍用戶數量。
而全天候科技獲得的資料顯示,據巴克萊銀行統計,截至2017年3月,有大約6000萬用戶使用了螞蟻金服的所有5項功能(支付、財富管理、金融服務、保險和信用評分),估計到2018年3月將增加到1億用戶。而僅使用兩項以上功能的用戶則達到了4.3億。
2
龐大的資產管理規模
根據《金融時報》此次獲得的文件,螞蟻金服的資產管理規模已達2.2萬億元人民幣(合3450億美元),這將使螞蟻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財富管理平臺。
近年來,螞蟻金服旗下余額寶的資產管理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7年,更顯示出了飆升的趨勢。彭博匯編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較2016年第四季度,余額寶的資產管理規模翻了近一倍,達1.58萬元人民幣(2518億美元)。鳳凰國際imarkets稱,這個數字高于中國四大行1.3萬億元人民幣的家庭活期存款總額,而且幾乎是摩根大通美國政府貨幣市場基金的兩倍。
此前,騰訊在今年3月發布的財報中也首次將旗下財富管理平臺“騰訊理財通”的管理資產規模寫入財報當中。借助“微信支付+QQ錢包”的雙擎驅動,騰訊財付通的資產管理規模也在逐步擴大。財報顯示,騰訊的財富管理平臺理財通于截至2018年1月底管理資產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
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螞蟻金服旗下理財神器“余額寶”或將受到影響。上月底,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在這份資管新規中,打破剛性兌付是一大亮點。
文件中,央行明確了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不斷提高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意識,向投資者傳遞“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打破剛性兌付。并對出現剛性兌付的情況提出了懲處措施。
余額寶作為一種貨幣基金,本身是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但并不承諾保本,更不會保證最低收益。從歷史上看,貨幣基金的凈值也是略微有波動的。未來,余額寶是否會受此影響仍未可知。
3
強化“技術公司”標簽
有媒體獲得的一份融資文件顯示,螞蟻金服未來的業務發展戰略從為中國市場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服服務,轉向依靠科技提供服務,并向全球市場邁進。
與此同時,螞蟻金服的收入構成逐漸倚重技術服務。上述媒體獲得的融資文件顯示,2015年時,螞蟻金服來自技術服務的收入僅占全部收入的14%,是三項收入中占比最少的。到了2017年,該部分收入占比就超越金融服務,占比達到34%,與第一名的支付鏈接收入逐漸縮小。螞蟻金服預計,到2021年,技術服務收入將上升至螞蟻金服總收入的65%,成為收入支柱。
之所以從一家傳統“金融公司”向“科技公司”轉型,利潤率是考量因素之一。據投行推算,支付業務凈利潤率非常低,金融業務凈利潤率為30%,而技術服務的凈利潤率高達60%-65%。
另外,安信證券認為,螞蟻金服此舉是想通過技術決勝未來。“近年來螞蟻金服推進BASIC科技戰略(Blockchain區塊鏈、AI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Cloud金融云),對金融機構和廣大合作伙伴開展技術能力輸出,正成為未來成長的長期驅動力。”螞蟻金服可以運用科技豐富應用場景,提升數據積累和運用,并通過流量導入和數據分析來實現對長尾客戶的覆蓋和黏著。
推薦閱讀
5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全球多家知名對沖基金一季度投資了嗶哩嗶哩(bilibili、B站),包括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B站上市直播畫面監管文件顯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螞蟻金服“家底”遭曝光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30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