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夏天和上海很像,幾天暴風驟雨之后,便又是連續艷陽高照的“燒烤模式”。在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有一位上海人,他的職業經歷跟這里的天氣一樣跌宕起伏,如日中天。從業26年,與證券業同齡,從上海到珠海再去美國,又回來深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為研究一條適合中國的投資之路。他叫薛峰,“薛掌柜”基金組合服務的創始人。
從“理工男”到“營業部總經理”,但他越來越摸不透中國投資者了
中國證券行業的先行者,很少有“科班出身”的,薛峰也不例外。本科畢業于上海工大,畢業后分配在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做工程師。在那個年代,有一份穩定的體制內工作的年輕人,很少會離開上海。但薛峰在這個當時人人羨慕的崗位上僅僅工作了1年,就決定辭職,去特區“闖一闖”,穿上“紅馬甲”,成為第一批證券從業人士。
90年代初的中國股市瘋狂發展,交易場所人山人海,股民暴富夢燃燒。像薛峰這樣敢作敢為的年輕人很快就成長起來,受到公司的器重,開拓珠海證券上海營業部并擔任總經理。
為了更好的為客戶服務,公司對客戶投資情況做了分析,發現投資股票連續3年盈利的客戶不到10%。不禁讓這位“老總”產生了疑問,“為什么投資者不賺錢?”。而這個問題他最終在全球金融業最發達的地方——美國得到了回答。
“能力圈法則”——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當年中國金融市場有很多不足,所以領導都會給我們機會去美國考察學習,第一站就是去投資機構開戶。”讓薛峰驚奇的是,開戶問的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問“風險承受能力”。“那時,我們一直認為的風險承受能力就是,身上有1萬塊錢全投到股市去,風險承受就是100%,但其實這叫風險偏好。而在美國,會有專人為你評估,同樣有1萬,但這個月還剩10天,你每天要用300塊,不留下3000元就要負債,所以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就只有70%。”
另外,專業機構還會為投資者的目標做中長期理財規劃。養老、子女教育、大宗支出、置業,美國人都分得很清楚。但中國老百姓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沒有規劃,“你不要管我賺了錢用到哪,我要的就是賺錢”。
除了美國投資機構的專業度讓薛峰驚奇,美國投資者對專業機構的依賴程度,也讓薛峰覺得不可思議。
數據表明,幾乎50%的美國投資者完全依賴專業機構。“一個美國人準備和老婆離婚,第一件事不是去法院,而是去找自己的理財顧問,告訴他自己財產會有變動。這不是開玩笑,有很多真實的例子。“薛峰正色說到。
此外,中國投資者容易受環境影響,個人情緒左右投資決策,喜歡追漲殺跌,“一夜暴富”和“一夜回到解放前”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們更需要專業機構的幫助。“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回想起這些,他沉默了一會。
就是從那時起,薛峰開始反思中國投資者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群體,他也意識到在未來金融行業需要尋找出一條適合中國投資者的理財之路。
而更讓他沒想到的是,1997年的一次考察經歷,竟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1997年,薛峰在走訪一家美國投資機構的時候,第一次接觸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理論,“當時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告訴我一個英文單詞叫portfolio”。關于“portfolio”就是以資產配置為核心的投資組合理論,而美國經濟學家,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曾有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論述,就是“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這個讓他激動不已的理論,早在1952年馬科維茨就已經提出。其最核心的觀點就是需要分散風險,并且進行長期穩健的投資。起初這種理論并不符合美國期望快速增值的投資市場。但在1970-1980期間大量的投資實踐中,得益于計算機技術的大發展,很多理論數據可以用計算機來驗證,這一理論才廣泛地被學術界和業界所接受。經過這么多代人的研究、補充和印證,如今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理論已非常完善,并且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資產增值方案。
這一理論在美國主要的落地應用就是基金組合產品,而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401k計劃。這是基金式的養老保險制度,核心就是企業委托專業機構為員工提供一個中長期的證券組合投資計劃。“在美國,60歲左右人士,30年前開始用這種方式投資,平均資產有27萬美金,是有數據的”,薛峰說。

截至2014年底,年齡60歲,工作年限30年的個人401k賬戶中,平均賬戶資產達到27萬4千美元左右。(來源:美國投資業協會)
除了401K計劃外,80%的投資者是通過第三方機構提供基金組合服務獲取中長期穩健收益。這種由專家團隊根據宏觀經濟和市場特點,精選優質基金構建投資組合,并為投資人全程打理資產的投資模式,是美國投資者實現資產配置的另一途徑。
基于兩種主流的基金組合投資方式,截至2016年,美國的基金組合資產規模已達到18703億美元。

正是利用這種中長期投資的方式,美國人不僅建立起一套長期穩定有效的保障機制,更令許多家庭通過資產組合投資,實現家庭財富長期增值。可以說,基金組合服務造就美國一代中產,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理論功不可沒。
在美國,薛峰見到了金融和投資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證券金融業不僅是讓少數人“發財”的工具,更是讓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催化劑。但與國內情況相對比,薛峰意識到一個事實:中國應該有更專業的投資機構,中國人應該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十年磨礪與堅持,靜待基金組合服務迎來春天
于是,薛峰決心把專業的資產配置服務帶回中國,讓更多的中國人也可以像美國人那樣,通過省心、高效、專業的基金組合服務,輕松實現資產增值。但這個過程,無疑是非常艱辛的。
“一路都是困難”�;厥走^去的10年,薛峰這樣形容。
在最早引入資產配置時,國內連基金都沒有。當時只有做股票和債券的投資組合。后來有了基金,薛峰就設立了中國首個基金組合研究院,為投資者提供基金組合服務。但無奈,他信心滿滿的先進理論竟面臨著“水土不服”的尷尬。
資產配置策略核心其實和“阿法狗”很像,把存儲中幾億盤棋走到這一步的所有數據調出來,然后評估下面走哪一步勝率更大,它就走這一步。資產配置策略核心亦如此,把握未來大類資產走勢,以勝率評估下一步投資計劃。在美國,過去100年的歷史數據有跡可循,但中國不一樣,投資市場受宏觀政策影響較大,投資者構成不同,散戶居多,各種變化因素都導致國外的資產配置方式無法照搬到中國”海外的模型用近十年滬深300跑出來的數據,收益只有4%-5%,沒法再往上了。”薛峰說。
所以這十年來,他帶領著團隊對基金組合策略進行無數遍的實戰、驗證、優化,“這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就像道士要閉關一樣,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除了調整關于宏觀的量化策略外,還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基金評級系統等“投研五大系統”,優選出中國全市場4000多只基金中的千分之一至二。最終實現了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的好成績。

然而在他一邊苦心優化策略時,他的基金組合服務卻變成了大家“療傷”的地方。“股市不好了,大家就把錢拿回來買,一旦股市好轉,一窩蜂全都拋了。在牛市當中獲得成就,一旦熊市來臨,把利潤全吃完了,還要虧,回過頭來想想,還是我們好。等到傷療完,又沖出去,敗了又回來”。所以就造成了一個國內特有的現象:只有在熊市的時候,他們的基金組合服務才會受歡迎。
“但是,”他話鋒一轉,“今年不一樣了,我們判斷基金組合服務的大浪潮已經來了”。
據BCG統計,2016年中國個人可支配投資的金融資產規模達到126萬億,僅次于美國。可近年來,市場規范指向去杠桿去通道,固收類產品收益不斷下調,通脹居高不下,理財收益是否能跑贏通脹成為全民難題。
隨著限購限貸等政策的相繼出臺和市場的震蕩,對樓市股市的瘋狂也逐漸冷卻下來,投資者越趨成熟。“70%左右的人選擇8%的目標收益,這是薛峰走訪全國35個城市,調研了3000多個投資者的結果。
中國已經進入全面資產荒時代,龐大的可投資金亟待一個出口。
在種種趨勢和政策的催化下,能為投資者帶來中長期穩健收益的基金組合服務或將成為未來理財市場主流。
更重要的是公司自己的團隊已經經歷了四次服務迭代,其投資理論和方法已然成熟,此時推出的第五代基金組合服務——“薛掌柜”,可以說直擊全民理財難題,“未來比11.3%更好是大概率事件”,對此薛峰充滿信心。

“薛掌柜”是我人生的使命感
打開“薛掌柜”的APP,開機屏就是薛峰本人的形象。對于這位“行業老兵”來說,這也是他從業這么多年來,第一次從幕后走到臺前,不光貢獻了自己的姓氏作為品牌名,更貢獻了自己的形象。“可能以后出去都要戴帽子、墨鏡和口罩了。”薛峰笑道。
薛峰坦言,自己之所以可以“犧牲”這么大,因為薛掌柜承載著他的“使命感”,“個人在宇宙當中是很小的顆粒,真的為社會、為行業、為大眾提供價值,這個顆粒就會發光發亮”。
從命名,到品牌形象的推廣,薛峰都可謂不遺余力。薛峰說,“其實我還是抱有夢想的,我們當時成立這個公司就有公司的愿景,為更多百姓獲得更多財富……在中國75%的投資者都需要專業服務,這個‘可愛的’群體賺錢不容易,能夠為他們做些事情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薛掌柜作為一種基金組合投資服務,目前在國內投資市場上還尚未有類似服務,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投資新品類。不過薛峰非常歡迎大家積極參與進來,因為他認為“這個行業未來少則幾萬億,多則十幾萬億”的體量,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做下來。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公司一起來規范做這項服務,一起把蛋糕做大,帶給客戶更多的選擇,這也是薛掌柜為國內投資市場做的有益改變之一。
薛掌柜的另一項創行業之先的舉動,是做出了“不達超額收益,不收任何服務費”的承諾。即和投資者約定一個年化收益率7%、8%、9%的服務費起征點,只有當投資者收益率超過這個起征點時,才會收取超額部分的20%作為服務費。
薛峰表示,做出這個承諾可能許多業內人士會認為是在博眼球,但事實上他是深思熟慮過的。第一個層面,與客戶共患難,體現信心實現共贏;第二個層面,也是希望通過薛掌柜的實戰,引導投資者做中長期的穩健投資,喚醒中國大眾資產配置投資意識。
“只要真正解決投資者的需求,就是具有生命力的,我堅信我現在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對未來,薛峰充滿信心。
推薦閱讀
“我要規劃中國未來基金組合服務,這個事情太偉大了!”作為人生中近一半時間都貢獻給基金業的先行者,這是薛掌柜創始人薛峰最近常思考的問題�! 〈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理工男”到“薛掌柜創始人”,薛峰開創了中國基金組合服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30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