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 4月1日,中國(重慶)自由貿試驗區正式掛牌,被寄予厚望的金融業務創新就傳來了好消息。在自貿試驗區框架下的多項金融業務實現了首單成功辦理,多家國企、民企及外企受益,為自貿試驗區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創新實驗邁出了第一步。
據華龍網4月1日消息,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掛牌成立,為企業運用金融創新政策,實現境內外、區內外的整體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掛牌首日,自貿試驗區內多項金融創新業務實現了首單成功辦理。
其中,重慶對外經貿(集團)有限公司通過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重慶分行、工商銀行(601398,股吧)重慶分行,成功辦理了自貿試驗區框架下首單跨國公司跨境資金池本外幣運營業務。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重慶分行還率先為自貿試驗區內某實體企業發放了人民幣流動資金貸款;為區內某外資企業提供了1000萬美元流動資金貸款;為力帆集團區內成員企業辦理了自貿試驗區首筆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業務;為兩江新區某知名外商投資企業辦理了外匯資本金意愿結匯;利用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為自貿試驗區某重點外商投資企業辦理3500萬美元跨境貿易融資業務;此外,還辦理了自貿試驗區首筆第三方支付機構外匯結算業務、首筆NRA外匯賬戶結匯業務、首筆外匯資金交易業務。
一系列首單金融業務的成功辦理,為重慶自貿試驗區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創新實驗邁出了第一步。
中國銀行重慶分行副行長雷朝暉表示,重慶自貿試驗區給銀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自貿試驗區將帶來更加優化的營商環境、便捷高效的行政管理效率,將進一步把重慶打造成為西部地區的產業聚集地,這也將為重慶銀行業帶來更為豐富的客戶資源,創造更多的業務機會。”雷朝暉坦言。
不僅如此,投資領域的進一步開放和貿易轉型升級的逐步深化,也將對重慶銀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為滿足自貿試驗區企業多元化的發展需求,銀行業必須不斷優化服務模式和開展產品創新,這反過來也將成為銀行豐富產品體系、提升服務能力的動力和路徑。
金融領域開放程度的提高,也將為銀行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金融領域的開放,將進一步促進資本的跨境流動,這就為銀行運用境內、外兩個市場資源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
此外,自貿試驗區也將為銀行業融入國際金融市場、對接國際經貿發展規則提供“試驗田”,為銀行提高自身經營風險、發現風險、化解風險的能力提供新的方向和實現路徑。
根據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參與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經驗,雷朝暉表示,他最為關注的自貿試驗區內金融創新,仍然聚焦在跨境金融結算優化、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及跨境投融資便利化三個方面,因為上述領域的深化改革將直接提升自貿區各類經濟主體,特別是實體經濟在開展跨境貿易、投資及融資過程中的“經濟效率”,為企業帶來諸多利好。
落腳到企業,這一經濟效率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明顯:
跨境金融結算的優化將意味著企業在開展跨境貿易時將享受到更為便捷的銀行服務,同時,針對要素市場、結算中心、第三方支付等機構政策的開放,將為企業開展線上交易及資金集中運營提供政策支撐,進一步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提升資金運行效率。
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創新,將進一步拓寬人民幣可適用的業務場景,擴大自貿試驗區內金融機構跨境人民幣業務范圍,從而可為區內企業提供基于人民幣的結算、融資、理財、租賃、擔保等跨境金融服務。
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將進一步深化運用“分類監管”的思路,使得信譽良好的企業能夠享受差異化的銀行服務,同時,在“展業三原則”的基礎上,給予銀行更大的業務發展空間,并通過放寬境外上市及證券市場投資等的管控,擴大企業境外融資及投資渠道,為企業利用國際金融市場開展投融資提供了可能。
推薦閱讀
華南新聞中心 李秀華 發自深圳 和訊網消息 自2015年7月,《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發以來,各監管層級和具體監管單位對互金各分支的具體定義及>>>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30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