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有想到,共享單車在2016年火速從“風口”變成了“行業”,進入2017年,“百車大戰”持續升級:國內燒錢、免費潮一波接一波;國外擴張、新加坡市場橙黃競爭激烈。近日,共享單車要上市的消息又傳來,真是沒有最熱鬧,只有更熱鬧。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3月27日消息,永安行于近日遞交了新版的IPO申報稿,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并計劃募集資金5.98億元,資金將用于技術研發中心建設、補充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和償還銀行借款等。
永安行會成為共享單車第一股嗎?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于2013年完成股份改制,一直以來,永安行的核心業務都是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和運營。但是,有媒體報道,在2015年6年,永安行曾披露過IPO申報稿,2016年,共享單車最火熱的時候,永安行也開始布局共享單車業務。
成立至今,永安行一共完成了兩輪融資,分別是:2014年8月,獲得深創投的4000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2017年3月,獲得深創投、IDG資本和螞蟻金服(阿里巴巴)的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與摩拜、ofo等共享單車不同,永安行敢于提交IPO申報稿必然是有底氣的。
先說業績。在2014年-2016年期間,永安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1億元、6.19億元和7.7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31萬元、9339萬元和11653萬元,年復合增幅達28.27%。這與“談盈利尚早”的摩拜等其他單車相比,無疑是最大的優勢。
再說運營模式。目前,多數共享單車都捆綁在“免費大戰”之中,市場瓜分尚未完成、成本控制至今無解、行業亂象越演越烈,除了不斷的融資燒錢,暫時并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出現。而永安行在這方面有先天優勢。
與摩拜、ofo等其他單車不同,永安行不是只靠無樁共享單車這一條腿走路,它是有樁與無樁兩條腿共同前行。據永安行董事長孫繼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永安行在有樁共享單車市場已經占有210個城市、30000個服務站、共計80萬輛共享單車。并且,永安行計劃未來3年將有樁車覆蓋到300個城市,同時把這些城市的有樁共享單車升級為無樁共享單車。
此外,眾多業內人士在分析共享單車的未來的時候,除了倒閉、合并、上市公司收購之外,還提到了政府收編。因為共享單車目前正在解決的是政府一直頭疼的最后3公里的公共交通問題。而永安行之前做有樁車就是與政府合作的,“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幾率必然會更大一些。
然而,也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永安車的上市之路的。據招股說明書披露,作為永安股份共享單車運營主體的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永安行低碳”)去年出現虧損,而螞蟻金服、深創投等8家投資機構今年2月計劃參與永安行低碳的增發合作,也因永安股份對共享單車業務報謹慎態度而終止。
路漫漫其修遠兮,永安行還是得快點拿出更亮眼的成績來給投資者信心才行。
龐大的出行市場,比永安行更急于上市的是滴滴
既然說到出行市場,又聊到了上市,很難不談談滴滴。
在江湖廣為流傳的“上市傳聞榜單”里,滴滴一直居于首位,其他的還有搜狗、快手、新美大、今日頭條等,因為這批獨角獸企業都成立于2010年至2012年間,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到2017年,已經抵達了上市黃金期。
而且,滴滴目前的情況已非“應該上市”,而是“急于上市”,理由如下:
1、自從收購Uber之后,滴滴的補貼雙向大減,用戶和司機都對此表示不滿,記者曾采訪過一個滴滴司機,他說:“我們當初是兄弟8個一起在滴滴開車,現在他們7個已經回老家了,我也打算下半年就轉行。”用戶端數據暫不清楚,但是至少在供給端,滴滴司機流失眾多,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2、2016年6月,滴滴出行國際戰略高級總監李子健曾公開表示,滴滴目前在400座城市開展業務,超過半數的城市已經實現了盈利。如今大半年已經過去了,業內人士分析:“在可見的未來內,滴滴想要實現整體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3、滴滴收購Uber中國之后,在國內的網約車市場已經一家獨大,所以它的當務之急已經從搶占市場份額變成了保住目前的高估值。就現狀而言,國內諸多政策很可能影響到滴滴的估值,所以盡快上市能保證其拿到較高的估值。
4、風險資金退出最常用的途徑有兩種:第一上市,第二被收購。如今滴滴估值已經超過了300億美元,被收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不論是美元基金還是人民幣基金都是有退出周期的,在后期某公司估值較大時再進入的投資機構通常都會與該公司簽訂相關條約,比如承諾何時上市。拒公開數據統計,滴滴目前已經拿了14輪融資,之后上市的可能性一定大于繼續融資。
下附滴滴融資表,由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整理:

滴滴被傳上市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有投資人透露,滴滴曾經找到大投行聽取意見,而該投行也建議滴滴在2017年盡快上市。
目前,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依然在各個公開場合堅決的否認滴滴的上市計劃,但是,首先滴滴上市是一個必然,其次,滴滴當下的焦慮與急躁是有目共睹的,不是一句“尚無計劃”就可以完全掩蓋事實的。
出行,是全球用戶的痛點。因此不僅國內市場戰火紛飛,國外也是硝煙四起。據悉,新加坡打車租車服務供應商Grab在與Uber在角逐東南亞市場中占據了上風,最新消息是,Grab日前獲得1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軟銀領投。獲得大額資本加持的Grab如虎添翼,先心疼內憂外患的Uber 3秒鐘。
推薦閱讀
一個真實的股民故事。 家住溫州的曼麗今年26歲,是位剛畢業兩年的90后。剛畢業,相貌清麗、身材火辣的她就去了一家連鎖養生會館工作,通過同事的介紹了解到股票,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永安行或成共享單車第一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30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