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科技金融頻道10月19日(編輯-黃匚匚)隨著監管細則靴子的鏘然落地,資本方對互聯網金融的熾烈呼聲隨之降至冰點。監管政策從寬松到收緊的驟變,引來不少業內人士的抱怨,尤其是“貸款限額”的條款,令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對金融產品進行全面整改,業務量被迫壓縮,盈利堪憂。
資產質量被公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根基,業內“剛性兌付”的潛規則使互金平臺必須要投入相當的一部分精力做好資產的風控,而“貸款限額”的規定相當于對資產性質又進行了約束。如紅嶺創投多數大部分資產都是大型企業巨額借貸項目,千萬量級的標的很難被來自不同投資人“20萬規定額度”在短期內填滿,此類單一資產額度較大的平臺難免陷入尾大不掉的困局。
互聯網金融已經被定義為傳統銀行業務的補充,當下的互金平臺幾乎被強行貼上“小而美”的標簽。有限的生存空間內,在細分領域精耕細作顯然更符合國家對互金的期望。目前的細分領域在滿足資產質量的前提下,除消費金融與車貸之外,郵幣卡顯然更滿足這一條件。
郵幣卡通指具有收藏價值的郵票、錢幣、電話卡,較之股票交易不同的是,郵幣卡可以進行實物提取。郵幣卡本身具有一定價值,流動性強,即便投資人因價格折損不忍出手,仍可自行保管收藏,可以將其理解成介于電商和金融之間的產品。隨著國內人均收入水平提高,通貨膨脹導致貨幣貶值引發儲蓄恐慌,投資具有收藏價值的郵幣卡成為一種新的風尚,據權威數據機構估測,目前郵幣卡在國內擁有有著千億級別的市場。
對于投資人來講,最具吸引力的無疑是金融產品的升值潛力。郵幣卡供需決定收藏品市場的價格波動,投資人通過價格波動獲取收益,獲利模式與股票相似,很容易被投資人所接受。相較于樓市、股市投資領域,郵幣卡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小,投資環境更穩定。加上之前提到過郵幣卡流動性強、分散度高、風險低的特點,其金融產品特性更受投資人喜愛。
從技術角度看,郵幣卡電子盤的出現加速了郵幣卡交易的互聯網化。投資人在線上進行虛擬郵幣卡的購買,又可隨時實現真實郵幣卡的兌換。并且,未來智能金融的發展將成為投資人的得力助手,通過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科學預測各類郵幣卡的價格走勢,為投資人提供最佳的理財解決方案。
當然,由于細分領域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在短期內開枝散葉,將蛋糕做大,進而受到資本方的青睞。可如今的時局之下,互聯網金融行業前景仍晦暗不明,資本角逐也愈發謹慎,走“小而美”的路線穩固發展,在嚴格的監管下韜光養晦或許正是最好的選擇。(完)
推薦閱讀
2016年9月26日,上海銀磚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磚公司”)旗下“多融財富”互金平臺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商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貸款限額”刀切互聯網金融 郵幣卡理財或成行業新寵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30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