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8日,《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給予網絡借貸明確定位:個體網絡借貸機構要明確信息中介性質,主要為借貸雙方的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非法集資。網絡借貸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它標志著中國的互聯金融進入盡管時代,也是從那時開始業內都在預測中國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網絡借貸行業進入大洗牌期。
現在來看,網貸行業確實進入了大家所說的洗牌期,今年4月份國家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為期一年的專項整治,整治力度之大實乃前所未有。在整治過程中P2P行業成交量屢創新高,網貸人氣日漸旺盛,貸款余額穩步上升,綜合收益率日趨合理。綜合這些因素,我們更加認為在這逝去的一年里,整個P2P行業實際上已經走上了明路。
亂世之中,P2P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究竟是什么呢?
(一)P2P資金的銀行存管加速中
自從《指導意見》對P2P和銀行點了鴛鴦譜后,兩者呈現相愛相殺的狀態。截止2016年7月10日,真正完成資金存管系統對接平臺只有48家,僅占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的2.04%。但專項整治中,是否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將會是P2P能夠保留下來一項很重要的依據。據此推測,在專項整治結束前,能夠保留下來的P2P基本上會與銀行簽署資金存管協議,或者已經開始系統對接。為了更好地立足于社會,緊跟社會潮流,手投網也的積極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促使自己在P2P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合規經營,不碰法律紅線
P2P本質上相當于銀行的網絡直銷銀行,銀行牌照一般只發給那些大財團,而一般性的企業很難獲得銀行牌照,因此,對 P2P實行牌照制無疑會彌補這個缺陷。對P2P企業的建議是現階段一定要做好合規經營,不碰法律紅線,安全的渡過這段整治期后,然后坐等大型企業過來“包養”。
(三) 風控體系以及優質資產
嚴密的風控,是平臺業務發展的關鍵。提升公信力根本在于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控體系,技術創新、安全是平臺重要的競爭力,也為平臺的公開化、透明化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手投網平臺借款人均是各個文交所的會員,且持有郵幣卡電子現貨市值100萬元以上;手投網以自有資金出資100萬作為風險準備金初始資金,后又追加了1000萬風險準備金; 與e簽寶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保障手投網用戶電子合同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用戶出借合同的合法性和防抵賴性。
互聯網金融平臺建立與發展的過程中,本質在于服務,國家政策也在大力倡導互聯網金融服務大眾、打造普惠金融的風向。互聯網金融行業作為新興行業,發展的根本推動力離不開公信力。所謂公信力,是指公眾的信任。正如手投網CEO楊清華所說:“網貸平臺的核心競爭力除了自身實力,用戶的信任也是平臺的殺手锏。平臺也對此有共識,提升公信力,打造真實力,并在此基礎上深耕普惠金融,做細分領域,服務到基層,通過服務質量的提升來提高平臺的信譽度,具備一顆勇往直前的決心,才能在逆境中求存!”
推薦閱讀
2016年7月18日消息,海航集團旗下海航資本確認擬投宜泉平臺,雙方已確定立項,宜泉資本獲得了3億的估值。 海航集團是一家以航空、實業、金融、旅游、物流、科技為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2P亂世不亂,提升實力,逆境求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30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