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概念自2013年被炒熱開始,便獲得快速發展,發展前景也被看好。而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互聯網金融”概念或將被“金融科技”取代,逐步走向消亡。
“未來,金融科技(Fintech)這個詞很快將會取代互聯網金融”,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日前指出。“今年以來開會主題頻率明顯從去年的‘互聯網金融’改到‘金融科技’”,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曾表示。
科技金融是什么?
“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相信大家已經很了解了,而“金融科技”是個相對較新的概念,可能很多人不了解甚至是沒有聽說過。
實際上,“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只有中國才有,是謝平教授和鄒傳偉先生于2012年4月7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年會上首次提出,國外并沒有這個說法。在當下歐美金融圈、互聯網圈流行的說法是——“Fintech”!Fintech,即finance+technology的縮寫,英文原意是“金融科技”。
從字面上理解,金融科技(Fintech)是“金融”和“科技”的高度融合,而其外延則囊括了支付清算、電子貨幣、網絡借貸、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投顧、智慧合同等諸多領域。金融科技幾乎正在被應用到金融領域的方方面面:借貸、財富管理、支付、保險、眾籌、征信,甚至是零售銀行和房屋中介。而我們所說的互聯網金融應該包括在科技金融內。
其實,科技金融的核心與互聯網金融一致,是用技術驅動金融創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從而為金融行業提供服務。維基百科對其有這樣一段解釋:“所謂Fintech就是一種運用高科技來促使金融服務更加富有效率的商業模式。”
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公司開始稱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了。
有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不僅僅是表達方式的不同,在具體運營層面也呈現出明顯的差別。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只是借用了互聯網技術和手段而已,遠沒有達到應用高精尖的互聯網科技為金融“老大難”問題提供先進解決方案的實踐高度。只有真正將金融的“互聯網”特性著落在“科學技術”支撐上,才能避免金融二字“脫實向虛”,避免淪為資本炒作的一面“旗號”而已。
從業務領域看,金融科技目前已經形成四大領域:第一,支付清算。包含手機和網絡支付、電子貨幣以及區塊鏈。第二,囊括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在內的融資模式。包括眾籌、P2P網貸、電子貨幣、區塊鏈等。第三,基礎設施。包含電子聚合器、智慧合同、大數據、云計算、電子身份認證。第四,投資管理。包含機器人投資顧問、電子自動交易、智慧合同。
投資理財領域,金融科技體現在哪些方面?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曾說過,科技金融的應用,從技術角度出發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機器智能化投顧,另一類是新風控技術下的信貸。在投資理財領域,同樣適用。
1、人工智能理財
今年3月份,谷歌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以4:1戰勝韓國圍棋職業九段選手李世石,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大眾的視野。將智能機器人與理財相結合,利用大數據分析給予投資建議,用戶即使不懂金融知識,也可以借助于此進行金融投資理財。
目前,也有很多公司在從事這塊。不過,人工智能應用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想要運用成熟還需時間。
2、大數據風控
目前,國內已有不少P2P公司往智能化金融服務平臺轉型。一般來說,平臺所說的“金融科技”指的是圍繞“數據化信貸”、“標準資產”、“機器人理財”三塊業務布局平臺;或者是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向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的理財顧問。
就拿拓天速貸來說,平臺將大數據技術運用于產品設計、風險管理等過程中,利用大數據分析自動給借款人評分、授信,并加入智能化功能,幫助用戶更便捷的管理和實現財富增值。
推薦閱讀
在實際生活中,將錢借給別人,或者說是做理財,我們可以學學投資高手魏渭的做法,選擇一些能提供實物抵押的理財機構或者平臺,尤其是房產、車產這類容易處置容易變現的資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金融科技走俏 或將取代互聯網金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