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已由國務院同意并正式下發,明確指出未來將“一戶一檔”、劃定紅線、政府不承擔兜底責任等。與此同時,隨著國務院組織14部委開啟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消息傳來,各項整治子方案也相繼出爐,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也采取了多項措施,開展停止金融投資理財類企業p2p平臺的工商注冊、整頓互聯網金融廣告、進行全面檢查等等工作。
此番大動作,加速了p2p行業的調整步伐,出現了一大批平臺主動退出網貸江湖的現象,取代了長期以來的“跑路”潮,成為新的關注焦點。
在3月份便有幾十家平臺選擇良性退出網貸行業,如最近正式關閉運營的優微貸、八戒理財等,他們早在一個月前便發布停運公告,在清盤期間償還投資人本息。除此之外,現在也有很多轉讓平臺股權、轉賣執照等退出方式,有的執照已經賣到了50萬一個,退出方式五花八門。對于轉賣等熱潮,網貸之家首席分析師馬駿認為,“目前的監管確實有點‘一刀切‘,而這種方式是否有效還得等后續情況,但就怕用力過猛,或者各地監管和執法機構水平不一致,導致出現地域性監管差異,引起地域性風險。”馬駿還表示,“監管層推出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廣告整治舉措,對于平臺來講,品牌、流量、客戶都會受打擊,今年想獲取新客戶的難度和成本都會很高。”手投網CEO楊清華表示,“無論是轉賣還是清盤,相對于不負責任的跑路而言,現在的退出潮流是比較安全的,而清盤是更好的退出選擇,這在保障投資人資金方面風險更低。”
面對時局,楊清華亦認為,“現在很多平臺選擇良性退出行業,主要原因來自于三方面:第一就是近期出問題的平臺有很多,拉響了行業風險預警,而這些問題平臺中很多都是偽p2p平臺,他們都是帶有線上業務的線下理財公司,主攻線下業務,在p2p行業中潛伏,因為他們的不合規,被曝光后抹黑了p2p,拖這個行業下水,讓很多運營方面已經有壓力的平臺選擇出局;其次就是監管部門受p2p行業亂象的影響,加大監管力度,許多小平臺無法完全滿足監管要求,只有選擇退出;最后就是,行業競爭壓力大,目前行業內有近四千家平臺(含問題平臺),無論從品牌、風控能力、運營等能力方面都各不相同,但也存在很多相近的商業模式,同質化競爭很嚴重,沒有突破性、創新性的發展點很難生存下來。”
關于很多平臺隨波逐流,選擇退出的現象,楊清華表示,“首先,我們不會選擇退出行業;其次手投網是一家創新型平臺,一直堅持小而美的發展路線,我們有獨特的創新商業模式C2P,未來會深化與文交所的合作關系,繼續深耕于互聯網文化金融領域;最后,我認為每個行業都會有一個去偽存真的發展過程,而我們的行業現在正處于這樣的階段,正在肅清偽p2p平臺,在這個時候我們審時度勢,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不能盲從。”
無論是業內的壓力還是外部的擾亂都給許多平臺帶了困擾,因此實力較弱的平臺只得選擇在保障投資人收益時退出網貸,大家各自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便是。但對于繼續奮斗的平臺而言,馬俊建議認為,“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平臺不打廣告要練內功,今年是合規年,不是擴張年。”
推薦閱讀
第三方機構網貸之家近期公布的《2015年網貸行業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年網貸成交量達到了9823.04億元,比2014年全年成交量增長了288.57%。“2015年對于P2>>>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