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彭博爆料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但是因為很重要,小編就再嚴肅地貼一遍全文。
彭博援引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爆料稱,包括中國央行和中國銀監會在內的金融監管部門,正密切關注部分地區房地產行業融資風險,計劃推出措施,打擊發放貸款作為房屋貸款首付的行為。
報道中稱,監管部門將打擊部分中介機構、開發商、小額貸款公司、互聯網金融平臺等發放用于購房首付款的貸款的行為。監管部門將要求商業銀行對于住房貸款申請嚴格審查,如果首付資金來自高杠桿融資類貸款,則不應發放貸款。監管部門還將加強房地產信貸的壓力測試。
小編想說的是,事實上,這樣的監管風向早在上海鏈家等中介被爆出利用“首付貸”等金融產品幫助客戶“配資”買房后,便開始引起監管層關注了。為了防止樓市配資重蹈去年股市配資的“命運”,監管層現在可是死盯著“部分地區的房地產風險”呢。其中,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深圳。
本小編又獨家獲悉,3月4日,深圳金融辦針對一些機構和協會(具體的就不告訴你們了)下發了一份《關于商請提供防范房地產行業金融風險相關材料的函》。
為了保護爆料人,這個函我也不發你們看啦,不過具體內容我可以告訴你們。就是——該函中表示“根據省市主要領導批示精神,現針對深圳市房地產交易過熱,銀行機構、P2P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相繼參與‘首付貸’、高杠桿放貸,放大金融風險的現狀,研究如何進一步防范金融風險。”
因此,深圳金融辦要求對深圳地區的P2P、小貸公司涉及眾籌買房、“首付貸”或其他涉及高杠桿房貸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并“梳理相關企業的名單、數量、產品模式和涉及金融”。
“在大致摸清楚深圳樓市的配資情況后,市里面要開個會,商討具體的監管思路及如何進一步防范風險的做法。”一位權威知情人士還向小編這樣透露。
再進一步告訴你們,其實函中已經透露出一個消息了,就是其實整個廣東省的監管部門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在摸底“首付貸”的情況。
這個情況也得到了多位業內人士的證實。
所以,你們看明白了嗎?以上種種消息均透露出一個重要信號,一場關于樓市“配資”的風暴或即將來臨,監管層或即將重拳打擊樓市“配資”。
說完這個消息,咱們說回深圳樓市。
為何一個被暴露出來的“首付貸”會引起監管層這么大的關注和緊張,并且立即采取行動。就是因為現在北上深的房價實在太高了唄,尤其是深圳,在去年瘋漲了NN倍,上海也是,一天就漲個幾十萬,實在太嚇人惹。而且加杠桿這種事情,難免會讓人聯想到去年的股市——那5000多點跳崖般的噩夢情景猶在眼前,怎么能讓它再在樓市再重演一次呢?
那么,咱們再來探討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樓市的“配資”到底是不是深圳房價高企的“元兇”之一?(因為小編不是房地產方面的專家,因此只能在這里和大家深入探討小編所了解的深圳啦,班門弄斧,請大家不要見笑)
關于這點,小編其實更想聽聽大家意見,但是小編在此先簡單說說自己的觀點吧。
直接上數據吧。
據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末,深圳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7420億元,同比增長40.0%。2015年全年,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408億元,增長2.1倍。更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按揭平均成數高,2015年12月份達到65%,遠高于“北上廣”三市,同比高3.2個百分點,與70%的最高貸款成數限制相差僅5個百分點,可謂將貸款杠桿幾乎利用到了極致。
看到了嗎,你們知道深圳人為了買房向銀行貸了多少錢嗎?幾千億啊!幾千億!!!
而除了從銀行“加杠桿”外,P2P、小貸公司等涉及眾籌買房、“首付貸”或其他涉及高杠桿房貸情況同樣不容小覷。
小編在調查中發現,自去年以來,深圳住房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首付貸”產品,相關貸款資金可用作購房首付款。而這些產品主要由互聯網金融平臺、地產中介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等發起,甚至有銀行介入其中,為購房人變相發放可用于首付的貸款。
比如P2P平臺推出的“首付貸”產品,便是由P2P平臺在線下選擇與房地產中介、開發商等機構合作,由售樓部、中介向客戶推薦首付貸產品。而該產品的利率大多在8%~12%之間,較銀行貸款利率稍高,而且為還款方式也稍有不同,首付貸大多為等額本金,銀行大多為等額本息。
而據小編了解到的情況,據我們一份抽樣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深圳市場上利用銀行以外‘加杠桿’配資入樓市的購房者比例大概在5%~10%之間。
5%~10%,聽起來比例貌似不高(其實小編個人覺得已經很高了),但是你們要知道他們加了多大的杠桿!
據小編了解到情況,“首付貸”具體可貸的金額視平臺與投資人的資質、所購買的房屋不同。最低可貸1萬元,最高可以貸到房屋總價的20%,一般多數是貸到房屋總價的15%左右,那么這就是1:7的杠桿。而更有甚者,將購房的杠桿比例將放大為1:10!
雖說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深圳的房價看不到下降的勢頭,反而是一直在不斷上漲,但萬一!萬一房價一旦松動,或者進入下跌周期,有什么樣的后果難以想象。
所以,小編認為,這樣的場外“配資”確實是助推深圳房價瘋漲的重要“幫兇”之一。就算不是“元兇”,也是重要的“幫兇”之一。
作為一枚在深圳買不起房的小編,卻也不希望看到深圳樓市像去年股市那樣的情景出現。文/謝惠茜
推薦閱讀
根據去年12月28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實、貸后跟蹤、抵質押管理等風險管理及網絡借貸有關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深圳查樓市配資 房價高真的賴P2P?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