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P2P行業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雖然能夠在從未斷絕的爭議聲中成長至此,但也不得不正視嚴峻的發展現狀,尤其是e租寶等重大詐騙案件發生之后,P2P行業的發展出現了明顯的停滯。因此,如何對正處在重大轉折期的P2P行業進行合理監管,就成了即將召開的2016年全國兩會上不得不議的重點議題。
1、明確監管態度:到底是管死還是放寬?
過去兩年間,相關部門對P2P行業的監管態度是一直猶豫不決的,即徘徊在“管死”和“放寬”之間。有關部門的這種矛盾,主要體現在前期的放任發展和后期的驟然收緊上。一方面,2014年-2015年兩年間,P2P行業一路乘風破浪,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十三五、行業規模超萬億等成績更是引人側目,行業影響力今非昔比,國家不再允許其野蠻生長,監管部門匆匆出臺了一些框架指導意見,象征性地管一管,事實上還是給足了P2P自由發展的空間。
2015年,P2P行業的參與者越來越多,風險的波及范圍也越來越大,再加上輿情危機,市場幾近失控。為此,監管部門協同各地經偵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整風運動,大小平臺都難逃排查,多家平臺被勒令關張。霎時間,P2P行業風向大轉,由此也可以預測,今年全國兩會上,有關P2P行業監管的議案只會比往年多,爭議也會圍繞管死和放寬展開。
據了解,包括北京市政協委員王華民、全國政協委員徐曉蘭、深圳市人大代表張育彪在內的多名兩會代表均主張適度監管即可,張育彪表示他所提出的“以市場調節為主,以政府監管為輔”的建議,是在接觸了P2P一線從業者之后確定的,如多贏金融CEO楊勇表達了民營網貸企業的生存困境,一旦監管部門在P2P行業內實行傳統金融監管手段,將不利于中國網貸企業的金融創新。
事實上,現階段眾多中小平臺都存有這種擔憂,一方面,傳統金融監管手段十分嚴苛,且不談行業是否能適應,有多少民營平臺能夠達到標準還很難定論;另一方面P2P行業的合規化建設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難單憑監管一蹴而就,過度監管反而會管死一大批中小平臺。因此,到底應該以什么方式、多大力度去監管P2P行業,目前來看還是一個十分復雜的議題,著實亟需擺到兩會上進行審視及探討。
2、聚焦資金安全:銀行存管或成定局
如何有效地保障投資人的資金安全是P2P行業及監管部門高度關注的議題,此前的銀監會四條紅線、十項原則、《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等監管文件中,都無一例外地闡述了平臺保障投資人資金安全的必要性。
P2P投資人的風險,首先就是資金的風險,以往的P2P行業風險事件中,80%以上的跑路平臺都是沒有對投資人資金進行第三方托管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平臺從業者才得以操控資金,圈錢跑路幾乎毫無難度。自《指導意見》正式提出P2P平臺應選擇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以來,便引發了業內對銀行存管概念的廣泛關注及熱議。
整體而言,P2P行業對監管部門提出的資金存管要求并無異議,真正的爭議是聚焦在平臺能否落實銀行存管。一方面,銀行存管的門檻普遍較高,此前一度有消息傳出某銀行的資金存管接入要求就包含了平臺實繳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令大多數平臺望而卻步。另一方面,銀行存管的意義不僅是保障資金安全,更在于信用背書,為了不砸自家招牌,銀行對P2P平臺的審核就更加嚴苛,只有少數品牌成熟、聲譽好的知名平臺在銀行的考慮范圍。
據統計,目前僅有10家平臺真正接入了銀行存管,由此可見銀行存管的落實難度之大。但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如果不能切實保障資金安全,那么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資金存管勢在必行。但是,是不是指定由銀行機構進行存管,如何助力P2P行業接入銀行存管等等一系列問題,或許還須等到兩會方能見分曉。
3、強調行業自律:鼓勵組建地方金融委員會
P2P行業的監管體系應當是一個多元化、協同化的體系,明確銀監會這一監管主體,并圍繞這一主體引入多部門進行協同監管,同時適當納入社會參與者,共同監督,以實現高效監管的目的。
事實上,在2015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馬蔚華就已經建議過監管部門應鼓勵并引導行業自律組織的發展。然而,當時連P2P行業的監管主體都未明確,更別說會有部門愿意去干涉一些自律組織的建立及發展了。也正是有關部門的疏于管束,才導致民間自律組織也一度出現了野蠻生長的混亂局面,某些人正是抓住了P2P平臺渴望抱團、尋求聯合增信的心理,伺機成立各種XX互聯網金融協會、XX行業協會等地方性協會,頂著自律宣言行斂財之實。隨著越來越多曾經頂著“XX協會會長單位”的P2P平臺跑路或倒閉,投資人才得以看清這些協會的真實背景:無非是掛羊頭賣狗肉。
為了根絕協會亂象,不少業內人士開始提議由政府牽頭、指導建立具備官方權威性的P2P自律協會,以便實現真正的平臺間相互監督、互為約束。據了解,截至目前,P2P行業內已經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正規軍的身影,例如即將掛牌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組建、央行條法司牽頭籌建的,同時也是全國首個P2P官方自律協會;由廣東政府批準成立的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是全國首個省級互聯網金融行業社會組織;接受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進行業務指導的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等等。
之所以強調P2P相關自律組織應由政府牽頭、官方指導建立,是因為個人擅自成立的協會大都名不副實,不僅嚴重破壞了P2P的行業秩序,還阻礙了P2P監管體系的建設。根據綜合消息顯示,浙江省政協委員李立新、深圳市人大代表張育彪、上海市人大代表楊定華、中國致公黨中央等報送的議案中,均強調了建立P2P行業自律體制的必要性,方式包括建立內控制度、組建統一的金融監管委員會、構建政府主導的多方協同監管體制等等。
推薦閱讀
女性朋友在理財時,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問題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6年兩會將如何影響P2P行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