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主流媒體批評P2P行業的文章,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打著P2P旗號作惡的偽平臺的不良行為,文章中提出來的5個不要碰分辨真假P2P平臺的方法讓我不是全部認同,今天就跟大家分析這個5個不要碰的合理性,順便說說怎么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P2P投資人。
地方性公司不要碰
不合理,P2P服務是線上業務,按說是不受地域限制的,只做本地服務的地方性公司可能會涉及到線下的業務,比如風控審核,抵押資產的管理等等,反而是比較安全的,目前知名的P2P企業集中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但是卷錢跑路影響惡劣的平臺也都是從這些地方出來的所謂的大公司居多。E租寶是全國的大公司,結果還不是騙了全國那么多投資人。大公司固然有大公司的好,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優勢,一味的排斥小公司是不合理的。
成立及運行時間不長的公司不要碰
合理,運營時間是衡量當前P2P平臺是否安全的一個重要標準,能夠堅持運營超過一年的平臺,起碼比那些剛成立三兩天的平臺在安全系數上要高得多,畢竟這個行業飽受爭議不是一天兩天了,能夠堅持到現在的,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收益超過15%的不要碰
合理,用收益來判斷平臺也是可圈可點的,整個行業的收益率普遍下降,是符合行業發展規律,任何違背這個規律的平臺都是值得懷疑的。高息的平臺必須要有高息的項目,資產端的匱乏讓優質項目基本都被搶占完畢,融資成本降低是社會發展的趨勢,高息有可能是問題平臺的餌料,合理看待收益,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
注冊實繳資金低于5000萬的不要碰
不合理,而且跟監管辦法是有沖突的,國家規定P2P平臺是網貸信息中介,一個信息中介搞這么多的注冊資金真的有必要嗎?當前注冊資金5000萬的跑路平臺比比皆是,相對卷走的億萬資金,5000萬的面子工程真的不算什么,單純的看重注冊資金的門檻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會把一些正經做網貸中介的平臺給拒之門外,違背普惠金融的理念。
沒有真正第三方資金管理的不要碰
合理,這樣也符合監管政策的要求。第三方資金管理可以有效杜絕P2P平臺資金池的可能性,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P2P平臺的運營負擔和成本,但是卻能較好的保證投資人的錢不會隨便就被平臺任意挪用,幫助平臺實現網貸信息中介的要求。目前的第三方資金管理也是魚龍混雜,投資人也要學會分辨真假第三方,縱然是擁有第三方資金管理的平臺,也要對那些發假標的行為提高警惕,才能有效避免上當被騙。
P2P理財是很嚴肅的事兒,來不得半點虛頭巴腦,認真考察平臺的運營狀況,仔細分析平臺的運營模式,搞情況你想投的平臺玩的是信用貸還是抵押貸,信息的披露情況值不值得自己去進行投資,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P2P投資人。
推薦閱讀
春節年關,很多人的存款剛剛經歷一場"大洗劫"。"大出血"過后,不少人會尋思如何找補回來。投資回報豐厚的互聯網金融,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不少投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五個不要碰談如何成為合格的投資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