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2015年8月份,好些朋友想進軍P2P,征詢本人意見,被本人潑了不少涼水,自討沒趣。因為本人覺得自己從事P2P也有好些時日,其實P2P并沒有之前被某些機構和人吹噓的那么有用,甚至可顛覆傳統金融機構。P2P決不應該成為草根創業者選擇的發展方向,一個既沒有金融屬性的團隊,或又無互聯網基因的人去做P2P,成功率非常之低。
談到P2P,某朋友就在那里說,他要做一個正規的信息服務中介,點對點地撮合借貸雙方。我心里就在笑,在整個P2P行業,除了拍拍貸敢說敢去朝這個方向做外,還有幾家P2P能有這魄力和決心去做這事。況且拍拍貸做了多少年,才做到今天這地步,你既無金融基因,又無互聯網基因,搞了大半年,連平臺的發展定位都確定不下來,還真以為戴個某行業研究的高帽就真成行家了。
再有一朋友聊到P2P就說普惠金融,為中國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融資難,只是目前企業主獲得貸款或資金的信息渠道窄,太單一,造成的。之前信息不發達,一想到缺錢就找親朋友好友借,向銀行借,低成本的借不到就說難,高成本的不借。想想自己以前真是瞎操心,融資難融資貴在世界哪里都差不多,只要你是家好企業,你融資成本自然就低;你企業差,融資成本自然就高,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市場不是慈善,天生就沒有憐憫之心。你渴望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往往要的是你的本金。你敢向銀行拒絕N多次的小微企業放貸,利息還比銀行低嗎?想想是不是很扯淡的事情?拿了高利息的企業發展好了,還會感恩你下次再幫忙嗎?好了以后不往利息低的銀行跑才怪。
再有朋友動不動就說,我做車貸,我做房貸。天了嚕,現在多少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私人等在爭著放貸,你一個后起之秀,沒干爹沒干媽,拿了一千萬就往上沖,什么自建門店,自主放貸,你能放多少?廣州幾套房就能把你自有資金耗個盡。還想不拼干爹干媽,找個理財經理就想把人家的錢都騙到你這里來,也太低估廣大投資者的智商了吧。沒干爹沒干媽,那就憑自己的這份信用還是可以忽悠一些朋友過來投錢的,但生意人都不想鳥這么點回報率,外加掂量下你有多少資產可賠。還想做P2P品牌,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品牌是什么?品牌是怎樣塑造出來的,特別是金融品牌。想想都笑了,品牌,回去做夢吧!
P2P就像一個圍城,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沒進去時想,有了P2P就有了提款機,愛上啥項目就上啥項目;搞了牛逼的互聯網金融,可以積累一些用戶數據找風投;可以在圈子里吹噓一下了……做了P2P,你從此就擔心,哇靠,服務器宕機了怎么辦?網站被攻擊了怎么辦?資料泄露了怎么辦?貸款逾期不還怎么辦?客戶說人家利率比我們高怎么辦?人家平臺又搞促銷活動,我們搞不搞?搞了活動,轉化率怎么那么差?客戶流失怎么那么厲害?平臺怎么一點起色都沒有,哎,都沒流量……
現在綜合類P2P已經沒有可發展的空間,而垂直細分領域卻仍有機會,需要時間、精力和金錢去開發和維系。例如前不久本人嘗試操作的珠寶翡翠行業,我仍相信是有機會的,只不過遇人不淑。如若不然,打通產供銷,與各大商超門店合作,建立特色的消費和投資場景,獨樹一幟,在終端樹立自己的產品品牌是完全有可能的。在此基礎上,建立特色的消費金融模式,進而一躍轉身成為消費金融平臺服務商,應該是可以大膽探索的方向。
對于喧囂塵上的P2P,目前出臺監管細則只是揚湯止沸,對于未來的發展,更期待不折不扣的執行。如果有朋友看到此文難受了,請見諒,本人素來習慣有話直說。給將做和從事P2P行業的朋友潑了涼水也給了梅,希望大家都能沉淀下來,搞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后,再馬不停蹄地行動,會更好一些。
謝凱
前草根互聯網金融創業者,現結合電商和傳統金融從事互聯網金融(P2P與股權眾籌)研究與踐行者。
推薦閱讀
近日,深圳某網貸平臺的一則“別樣”的“限制提現”公告,將其推向了輿論的漩渦。與此同時,被網貸平臺屢屢借以控制資金流命門的“限制提現&rd>>>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