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兩個月對P2P網貸來說似乎并不算好過。自去年年底以來,業內就出現問題平臺因違規經營被查的事件,之后又有數家商業銀行宣布關閉第三方支付P2P接口。這似乎是新一輪的寒流來襲,P2P又陷于風雨之中。而這一切發生的時間點十分特殊,是在行業經歷了3年的“野蠻生長”后,終于在2015年迎來了多份相關監管文件。按常理來說,此時行業應該有更好的發展,可現實似乎并非這樣,難道行業真的又遇風雨嗎?如果不是,事實又會是怎樣?
動蕩的表面下是逆勢上升
P2P網貸近期的動蕩,始于2015年年底某平臺非法集資的行為東窗事發,而在此之后不久,另一家平臺也因為無法兌付遭到了投資者的圍堵。這些平臺的違規經營對P2P行業來說影響很大,不僅是對行業的聲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最直接的是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而這導致的結果則是,投資者集中申請資金贖回,加大了平臺兌付的壓力。而到了2016年,深圳、上海等地相繼叫停了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注冊,這說明了政府忌于行業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在加大監管力度。另外,在新年前夕,數家銀行關閉了第三方支付P2P接口,這一定程度上再次打擊了投資者的熱情。
從上述看來,P2P網貸的確在經歷著寒流,有部分平臺在此段時間內甚至遇到了投資者撤資等消極行為。但細心點我們可以發現,在表面的寒流下,行業卻也存在著繁榮的一面。例如在2015年P2P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發布以后,那些之前一直緊跟監管政策的平臺,因為符合硬性政策要求而得到了更多投資者的認可,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的聚焦。那些品牌美譽度高、風控能力強、具有業務特色的平臺,用戶投資注冊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標的滿標時間也在縮短。這在春節前后P2P行業的投資情況也有所反映,許多行業內比較好的平臺日均滿標速度已縮短至幾分鐘。因此,可以看出在監管加強、市場正在重新洗牌的大環境下,正規的、專業程度高的平臺正在逆勢上升,在這一輪的行業震蕩中鞏固自身的地位。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困境成就優質平臺
為什么在監管重壓,行業洗牌這樣殘酷的大環境下,那些優質平臺能夠逆勢上揚呢?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優質平臺的脫穎而出正是得益于監管的明確。2015年年底發布的P2P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了平臺必須選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并明確規定了P2P信息中介的角色定位、嚴禁行業歸集資金池。這使得許多不符合規定的中小平臺面臨出局的危機,而從一開始就真正開展P2P業務的平臺則經受住了考驗,成為投資者首選的對象。因此,由于監管所帶來的行業徹底性的洗牌,給了合規平臺一次脫穎而出的機會。
其次,銀行關閉P2P支付端口對行業來說也是一次治療的過程。近期,包括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在內的數家商業銀行關閉了第三方支付的P2P平臺充值接口。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會給行業帶來不少的損害,但筆者認為這反而是對行業的一次凈化。因為那些不合規的、風控能力弱的、鋌而走險的平臺一旦被大面積切斷充值端接口,而外界的資金又跟不上資產端的擴張速度時,再加上平臺可能存在的期限錯配問題,這些因素的匯總,使得平臺爆發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增大,從而面臨出局的境地。但對于行業中的正規平臺來說,銀行方面與合規平臺持續展開的合作,將強化投資者對此類平臺的選擇傾向。使得更多的投資者集中到這類平臺中來。
另外,合規平臺積極響應政策也是投資者對P2P行業信心依舊的原因之一。例如對平臺進行資金存管的要求。由銀行端來監控資金的流轉動作,這能大大地提高用戶資金的安全可控性,平臺是否進行資金存管已經逐漸成為投資者挑選P2P平臺的重要依據之一。像這種平臺自覺響應監管要求的行為,對投資者信心的建立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最后,十分重要的一點是投資者的心理發生了變化。相比早前投資者的盲目性投資,當前投資者心理已開始逐漸走向成熟,并開始注重合規、安全、專業、風險等問題。如果說早期的投資者是過度關注收益率而缺乏風險意識,那經過一系列的投資者教育后,現在的投資者則是理性分析平臺資質、權衡產品收益和風險。
總的來說,2016年對P2P網貸而言將是意義非凡的一年,隨著監管的逐步明確,行業將會向更深度的洗牌行進,能夠生存下來的必然是行業中的佼佼者,而被淘汰出局的平臺,其用戶將會向留下來的優質平臺遷移,從而讓優質平臺受到更多的資金青睞,成為最后的贏家。從這個層面來看,當前行業的動蕩是一個洗去糟粕的過程,優質平臺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機會,并在動蕩中邁向高峰。
推薦閱讀
2016年2月5日晚間西藏旅游公布重組預案,公司擬以18.65元/股非公開發行4.56億股,并支付現金25億元,合計作價110億元收購聯想控股、孫陶然等46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拉卡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劇烈動蕩下,這些平臺如何做到逆勢上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