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從2014年開始,很多P2P平臺效仿余額寶的模式,陸續推出了自家的活期理財產品,高達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青睞。2015年余額寶收益率一路下跌,最終跌破3%。而P2P網貸行業近幾年的飛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投資。一部分投資者把理財的主要資金轉到了P2P平臺活期產品上。活期產品一下成為各平臺的明星產品。
活期理財之所以受歡迎,主要因為存取靈活,收益可觀。雖然這一兩年收益率也在下降,但6%-7%左右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比銀行定期高出很多。重要的是,這種互聯網理財方式,更容易被新生力量80、90后所接受。
雖然行業發展的快,但畢竟不夠成熟,平臺延期還款、跑路時有發生。論壇上也時常能看到P2P投資者分享自己踩雷的辛酸血淚史。在P2P圈,資深專業的投資者絕對是占少數。(這里所謂的專業,就我看來是那種了解P2P運作流程,熟知其中潛在的風險,理性投資的人群。)
投資者看好網貸投資可觀的收益,又畏懼平臺跑路的風險,活期產品的出現無形中減少了投資者的擔憂。和以前的固定期限投資不同,活期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存取靈活,投資后如果覺得平臺有什么風吹草動,也可以第一時間取現走人。
由此可見,活期成為許多投資者心目中的安全籌碼。而這個籌碼分量又能有多重?一旦出現擠兌,活期同樣無法取現。更為可怕的是,在現實投資中,投資者即使投的是活期產品,如果不是急著用錢,很少有投資者會短時間內取現,反而有可能因為安全籌碼放松對平臺的審視。
這兩年,P2P投資人數都是成倍的增長,對于這些新進入的投資者,人生"地"不熟,活期產品無疑是最佳的投資對象。活期產品更像是平臺的衍生品,大多是打包類債權,相比固定期限標的,信息披露不夠詳細,錢借給了誰,投資新手很可能會忽略。整個借貸過程中,投資人應該知道借款人的信息及借款期限,通過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投資,而這些往往會被諸如"資金借給平臺上的借款人"等語言所誤導。
所以,這種投資方式并不能讓投資者學會如何考察一個平臺或標的的真實、可靠性。如果每次投資流程僅僅是點擊"投資"、"取現"按鈕那么簡單,會讓投資者養成很不好的投資習慣。活期產品對于一個平臺的運營有很高的要求,而這期間存在的期限錯配,設立資金池等風險隱患,多數投資新手也沒什么太多概念。
在我國,投資者極度缺乏對于投資風險的認知,在以往的投資方式中,除非遇上非法集資,幾乎沒有哪種投資可以讓投資者血本無歸,即使是風險性極高的股市,還會給投資者剩點咸菜錢呢。而一旦在P2P投資中不幸踩雷,投資者很難拿回本金。
對于平臺來說,設立活期產品的目的,一個是吸引投資人,再有讓投資人通過初體驗,增進對平臺的信任,從而進一步投資。雖然方便了投資者,但有可能為其今后的投資之路埋下了一顆雷。
2016年勢必是殘酷的一年,隨著監管政策不斷出臺,諸多P2P平臺無疑會在競爭中倒下。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6年1月底,全國正常平臺1771家,問題平臺2012家。雖然80、90后的年輕人在投資者中占多數,但從投資金額看,60、70后絕對是主力軍,他們普遍有一定的財富積累,但對于這種互聯網理財模式的接受速度以及信息獲取能力,要略遜于年輕人。從去年開始的e租寶,到前幾天鑫利源的囂張跑路,P2P在成長路上,會不斷有平臺出現問題垮掉。
對于投資者來說,更應該正確看待活期理財產品。如何篩選平臺,正視投資風險才是王道。
推薦閱讀
經過了07-12年的萌芽期望膨脹期,13-14年的野蠻增長期,2015年下半年開始,網貸行業逐步步入了低估泡沫化時期。特別是15年底連續發生的幾個“大平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2P活期產品可能是投資路上的定時炸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