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匯付天下發布2015年度《匯付天下P2P網貸行業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稱2015年投資人投P2P網貸主要靠“口碑”,通過熟人介紹和社交媒體渠道完成投資的占40.5%和33.8%。
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P2P投資者了解P2P平臺主要通過熟人、朋友介紹和微博、微信朋友圈,分別占比40.5%和33.8%,報刊雜志、電視廣告次之,僅為14.0%和11.9%。報告分析認為,在全民互聯網和社交化的傳播環境下,圈子社區和朋友是用戶決定投資策略的重要意見參考。同時,在P2P網貸行業風險事件高發的現狀下,投資人比較依賴于“熟人朋友介紹”,在未對P2P平臺進行仔細的了解后就投入較大金額的資金也是比較普遍的現狀。
此外,報告數據還顯示,截至12月31日,75.8%的用戶在回答選擇P2P平臺的主要考慮因素時選擇第三方資金托管,其次為合理的年化利息回報率,占比64.5%。不過,還有超過四成的投資人依然看重平臺注冊資金額。
從上述數據中不難發現,2015年投資人對P2P平臺的獨立調查依然不足,在投資決策上仍處于被動地位。在平臺選擇權重考慮因素上相較于以往有明顯的變化,但依然還存在一些誤區。究其原因,國內知名網貸平臺安心貸研究人員認為,去年是我國P2P網貸快速發展的一年,也是P2P網貸向人群快速滲透的一年,P2P投資新人因為對行業缺乏了解,在風險事件高發的現狀下,較依賴于“熟人朋友介紹”。“更深層次的原因是P2P行業監管缺位,投資人教育不足,投資人的投資依據大多憑借經驗積累,依靠口口相傳,但這并不是防范網貸投資風險的根本方法。”該研究人員著重強調。
所幸的是,自去年7月份《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監管新規落地以后,不少P2P網貸投資人在投資決策上開始逐漸趨于主動,也更加理性。能夠明顯感受到的是,在選擇平臺時已經并不完全取決于平臺收益的高低以及平臺的自身的宣傳,獨立調查在投資人群中日漸盛行。目前絕大多數投資人將資金托管放在投資權重第一位,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投資人的這種理性變化。
不過,根據最新的監管規定,上述投資人所依據的投資權重都需要進行修正,無論你是注重第三方資金托管還是注重平臺注冊資金額。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偏差是因為P2P網貸監管辦法(意見稿)于2015年12月28日落地,落地至今已過大半月。而上述報告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15年12月31日,也就是報告統計期內,投資人還沒有更為明確的投資決策依據。
根據P2P網貸監管辦法(意見稿),P2P平臺需嚴格遵守監管規定劃定的12道業務禁止紅線,而且資金需由銀行機構托管。至于平臺注冊資金,規定并沒有做出要求,平臺注冊將實行更嚴格備案制。
相信在如此細致的準則面前,P2P投資人在投資決策上將更為主動,此前存在的一些投資誤區也會得到及時修正。2016年,P2P投資人單純依靠熟人介紹和社交媒體做投資決策的現狀將得到改變。
推薦閱讀
據媒體報道,中國首富王健林1月18日在香港亞洲金融論壇上透露,上海市自貿區給萬達發放了全國第一張網絡信貸營業執照,可以在萬達商業系統內通過網絡開展信貸。>>>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2P投資靠“熟人介紹”的現狀將得到改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