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是2016年新年,但P2P監管辦法(意見稿)落地的威懾力猶在,網貸行業在持續解讀和爭論的同時,不少網貸平臺已經開始有所動作。如加緊備案、更改機構名稱、申請各類證照等等。
根據新規規定,P2P平臺需在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平臺名稱中應當包含“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字樣,涉及經營性電信業務的,還應當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以及等等。最重要的是P2P平臺需嚴守辦法規定的“十二項禁令”。此外,對于已經存在的P2P平臺,監管新規給出了18個月的過渡期。
新規下,P2P平臺要繼續生存發展,向合規靠攏是必然選擇。新規雖然留足了18個月的過渡期,但對于不少合規程度低的P2P平臺來說,難點并不在于時間的長短,而是是否有實力完成合規建設。即使該部分P2P平臺如期完成合規建設,但早先即已完成合規布局的P2P平臺已經跑在了前面,而留給它們的發展空間將所剩無幾。
不設門檻不代表無門檻 隱形門檻更高
類似于備案登記、更改機構名稱等合規事項,是平臺整改相對容易完成的事項,難點在于資金存管、互聯網安全建設以及高昂的信批成本。新規規定,P2P平臺需選擇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但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僅70余家平臺與銀行簽約存管,僅占總正常運營平臺的3%。究其原因,國內大部分的P2P平臺均難以達到商業銀行的合作要求,已簽屬了存管協議的平臺皆是行業內實力強、影響力大的合規平臺。也就是說能否達成銀行資金存管協議,平臺實力和合規程度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這也就意味著合規程度低、實力弱的平臺已經被排在了隊尾。
此外,新規對P2P平臺網絡安全和信息披露也做出了明確要求。網絡安全方面包括開展信息系統定級備案和等級測試,完善防火墻、入侵檢測、數據加密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披露方面,未來P2P平臺“打報告”信披將是常態,而且還需要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平臺運營實施審計,這也將是一筆巨大的運營成本支出。所以總體上看,監管雖然沒有設置之前曾多次被提到的5000萬元實繳資本金的要求,但實際合規的隱形門檻更高。
合規平臺迎發展良機
對于監管新規的落地,一直堅持合規發展的P2P平臺是持肯定和歡迎態度的。國內知名網貸平臺安心貸分析師表示,新規在此時出臺非常重要和及時,一方面有助于肅清行業亂象,為行業未來的發展界定方向;另一方面也是為安心貸這樣的合規平臺騰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其實把18個月的過渡期看成網貸行業新一輪洗牌也不為過。從監管的各項規定來看,合規程度低且實力弱的平臺很難完實現完全合規,18個月過渡期也是這類平臺慢慢退出市場的洗牌期。相對來說合規程度高且兼具實力的平臺會很快完成合規性轉變,快一些的在明年年中,監管落地之前即可實現完全合規。
推薦閱讀
據業內研究機構發布的互聯網金融消費調查白皮書顯示,在隨機抽取的3000多個家庭中,購買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家庭數量遠遠大于未購買的家庭,占比分別為80%和20%。在年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2P隱形門檻高 18個月過渡期夠用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