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美聯儲加息后可以舒舒服服過個圣誕周的投資者,看來又要失望了!繼阿根廷貨幣比索暴跌逾40%后,周一(12月21日)阿塞拜疆貨幣馬納特也狂瀉近50%,“晉升”為2015年迄今表現最糟糕幣種!該國央行昨日宣布取消自2011年年中以來實行的盯住美元匯率制度,開始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制度。馬納特聞訊狂瀉近50%至1.55一線,為1995年以來最低水平。
這是美聯儲上周宣布啟動近10年來首次加息進程之后的又一“受災者”,也是原油暴跌下的“犧牲品”。石油和天然氣占阿塞拜疆出口的95%,占政府收入的75%,使得該國非常容易受到油價下跌的沖擊。昨日布倫特原油收跌1.4%至逾11年來最低收盤價位36.35美元/桶,跌破金融危機時期低位,受累于全球原油供應過剩擔憂。OPEC棄守產量上限,而伊朗和美國的新供應也蓄勢待發,試問原油怎能不跌?
此前低油價已經迫使兩個前蘇聯國家采取類似措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已經相繼宣布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兩國貨幣業已大幅貶值。加上美聯儲加息背景,2015年對于許多新興市場貨幣而言并不太平。上周阿根廷比索兌美元跌超40%已經讓人聯想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泰國,而如今,短短一周內,從阿根廷到阿塞拜疆,18年前的歷史,難道真的要重演嗎?
匯市“空頭大戲”從未謝幕:阿塞拜疆貨幣一日狂瀉近50%!
近日外匯市場“雷聲”不斷,繼上周阿根廷貨幣比索暴跌逾40%的新聞還未完全被市場消化,位于歐亞大陸交界處的阿塞拜疆又在外匯市場上扔了一枚“重磅炸彈”——取消匯率管制,這一突發舉措,直接導致致該國貨幣馬納特狂瀉近50%。年內迄今,阿薩拜疆馬納特跌幅已經高達49.52%,“晉升”為2015年迄今表現最差幣種!
昨日,阿塞拜疆央行宣布,即日起取消本幣馬納特自2011年中以來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實施自由浮動匯率。消息一出,馬納特兌美元匯率直線跳水至1.55,狂瀉近47%,為1995年以來最低水平。該央行在公開聲明中表示,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外部沖擊不斷增強,因此必須采取措施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將本國外匯儲備保持在關鍵水準上,并確保該國經濟競爭力。其實,為了支撐本幣匯率,阿塞拜疆已經耗費了一半以上的外匯儲備。
馬納特如今的“脆弱不堪”與其過去12年時間兌美元匯率僅有一次出現年度下跌形成鮮明對比。今年2月,受低油價拖累,該國央行已經將馬納特匯率下調了25%。此前,步步走低的油價已經迫使兩個前蘇聯國家采取類似措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已經相繼宣布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加之美聯儲已經開始加息,2015年對于許多新興市場貨幣來說并不太平。
上周美聯儲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靴子剛剛落地,阿根廷貨幣比索便跌超40%,一舉成為年內迄今新興市場貨幣中表現最糟幣種。該國政府當日宣布取消維持了四年的資本管制,允許匯率自由浮動,但未公布管控取消后具體的官方匯率。消息一出,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自9.8052瞬間跌至14水平,跌幅超過40%。
在阿根廷貨幣一夜之間暴跌后,人們不禁聯想起了1994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期的泰國,當年7月份正值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施浮動匯率制,才有了隨后在整個東南亞爆發的金融風暴。在索羅斯等國際炒家的攻擊下,泰銖兌美元匯率一日內下跌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曾發布報告預計,拉美國家正在重演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 油價沖擊波:布倫特原油跌破08年金融危機低點 ☆
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到阿塞拜疆貨幣馬納特這一獨聯體國家貨幣的褒貶,都存在一條共通的引線——美聯儲加息,而美聯儲加息背后,又是大宗商品市場暴跌的慘狀!美元走牛,大宗商品慘遭屠戮,新興市場貨幣褒貶......這是一連串的負反饋,現在,原油屢屢暴跌,導致主要原油出口國貨幣狂瀉,都是一樣的道理。
出于全球不斷增加的原油產量,以及對有效需求不足的擔憂,布倫特油價昨日進一步下跌,盤中更是創下來自2004年7月以來新低36.04美元/桶,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低點。
Forex.com高級市場分析師Matt Weller在報告中表示,在供給方面,美國頁巖油繼續不斷的涌入市場;交易員還擔心明年對伊朗解除制裁后,會有更多的原油進入市場。于此同時,中國和歐洲的經濟放緩,加上使得全球氣候變暖的厄爾尼諾讓美國今年的冬天較往年溫暖,這些因素都減少了對于原油的需求。這種打擊原油多頭的因素,在2016年上半年以前似乎看不到有改善的跡象。
美聯儲加息背景下強勢美元和供大于求的暗淡前景,持續打壓著油市,油價究竟將再跌多少,一些業內分析師們對此也毫無頭緒。比如,澳新銀行(ANZ)認為市場仍將處于尋底的過程,而“大空頭”高盛甚至豪言油價2016年會跌至20美元/桶;而另一些人則愿意相信,布油將再跌1.5美元左右,有可能引發交易員和基金經理進場做多,抄底來博反彈。
不過,無論油價是否已經見底,亦或是還會再跌多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油價暴跌已經令原油出口國受到猛烈沖擊!拋開外匯儲備,財政困境不說,貨幣暴貶是最直觀的,最具沖擊性的!
☆ 暴跌無止境,“圣誕周”再度夢回“97” ☆
今年從阿根廷到阿塞拜疆等國央行紛紛放棄各自外匯政策,不由讓市場想起了1997年亞洲貨幣危機時的往事。截至目前,至少有四個國家的盯住美元匯率政策被放棄,另有六個被削弱,因發展中國家急于對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中國經濟放緩和美國加息的新時代做出調整。到了下半年,貶值浪潮愈演愈烈。中國央行8月11日意外安排人民幣貶值,從而給地區的貿易伙伴國施加了跟進的壓力。
這一年以越南盾的貶值拉開序幕,以阿根廷和阿塞拜疆接連在12月份放棄對各自貨幣的控制而進入高潮。各國決策者發現,為維護盯住匯率機制而以出口競爭力被侵蝕和外匯儲備下降作為代價不能承受。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Simon Quijano-Evans表示,今年放棄盯住匯率機制的國家數量與1997年相仿。
堅持盯住匯率機制時間越長,這些國家消耗的外匯儲備就會越多,在某個階段,系統的漏洞——這種情況下,即在預算和國際收支上對石油的全面依賴——也會逐漸暴露。
18年前的東南亞貨幣危機也是受到相似情形觸發。當時中國讓人民幣貶值,美聯儲也在1994年開啟了一輪加息周期。連串事件最終導致貨幣的競相貶值、銀行和企業的破產以及遍布地區多數國家的經濟衰退。
目前,美聯儲加息這只靴子已經落地,國際資本的流向逆轉,新興市場會從資本的流入地變成流出地,美元資產與非美資產的多空對決將在全球展開。2015年,在大宗商品暴跌、美聯儲加息預期下,新興市場成為資產拋售重災區。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貨幣貶值程度較大的有巴西、土耳其、俄羅斯、南非、墨西哥和印尼等國貨幣,平均貶值幅度達17%。馬來西亞林吉特更在今年8月遭遇索羅斯式攻擊,匯率一度創下近17年以來新低。
此前,金匯財經已經在《人民幣不再“溫暖”,后加息時代新興市場恐“夢回97”》一文中提到,目前與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不同的是,人民幣不再“溫暖”,不再扮演“防火墻”的角色。離岸人民幣本月至今累計下跌2.01%,創彭博追蹤的主要亞洲貨幣中的最大跌幅。參與彭博調查的策略師預計,隨著中國經濟減速危及全球增長,10種主要亞洲貨幣兌美元將連續第三年走低。
不過,對于人民幣后市前景,有分析師表達了樂觀看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昨日已經閉幕,會后公報稱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暗示更多刺激呼之欲出。東方匯理資深新興市場策略師Dariusz Kowalczyk發布報告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降息打開了大門,料人民幣會升值。
預計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年底前達到6.50,2016年到6.35,2017年到6.2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分別到6.55、6.35和6.20。料央行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低;預計存款準備金率在2016年將從當前的17.5%下調至16.5%,2017年進一步降至15.5%。
推薦閱讀
Merry Christmas!在安然渡過美聯儲加息周之后,西方交易員在本周似乎已經提前沉浸在了假日氛圍之中。許多市場參與者已經離市準備迎接本周稍晚的圣誕節假期,市場交投整體偏于清淡。然而,正如同今年這個冬天火爆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97危機“魅影再現,外匯市場又投下一枚“炸彈”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