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被認為是引領我國經濟的風向標。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十二五”的收官會議,也將對“十三五”做出部署,因此受到格外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出臺哪些重磅政策?投資者應如何應對?以及有哪些機會存在呢?牛牛哥解讀如下:一、聲明“四個沒有變”,定調2016總基調
18日,《人民日報》刊登“任仲平”的署名文章,對當前中國經濟的現狀及問題進行集中論述。對于中國政情的觀察者來說,“任仲平”三個字的分量不言而喻。從1993年首次出現開始,每每遇到中國重要的節點時期,“任仲平”都不會缺席。
這次“任仲平”文章全長8000余字,主要論述的是中國的發展方向問題,看似議題宏大,但行文中卻加入了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
例如 “任仲平”此番便提出了“四個沒有變”,即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這個判斷將影響到明年宏觀政策的總基調,這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先需要明確的問題。從2011年開始,中國的政策基調就一直維持在“穩中求進”四字。本次會議如何定調備受關注。
二、2016財政政策或積極、貨幣政策保持穩健
今年11月,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公開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2009年以來最為嚴峻復雜的形勢。“從金融危機的教訓中,需要考慮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是否要做調整,3%的赤字率紅線、60%的負債率紅線是否可以反思調整”。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近期發布報告認為,2016年經濟增速為6.6%-6.8%,相比今年7%左右的速度,略微有些放緩。為此,今年可以適當擴大財政赤字5000億元,適度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基建投資方面先導作用和對民間投資的帶動作用。
中國2015年財政赤字的比例已從2014年的2.1%上調到2.3%,但仍低于3%的國際警戒水平。此外,14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已經將“企業減負”列為明年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預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或會有更加具體的表述。
同時,在貨幣政策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用逐步遞減的情況下,赤字規模的擴大,也將使財政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重要性增強。
至于貨幣政策,牛牛哥認為在美元步入加息周期下,中國央行在貨幣政策的操作選擇上面臨著兩難選擇。一方面,美元進入加息通道,帶來美元走強,人民幣若進一步降息將導致市場對于美元資產需求增加,人民幣貶值趨勢難以逆轉,資本外流壓力加大;另一方面,2016年中國經濟穩增長的局面將維持,央行仍然需要通過宏觀調控降準降息,向市場注入充裕流動性,來對沖外匯占款的減少。
去年11月以來,中國連續進行了六次降準和六次降息,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看來,國內基準利率水平已經降至20年以來最低,貨幣政策向寬松的調整區間已經走完了大部分里程,未來不再有進一步降息的空間。
從央行貨幣政策箱中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這兩種數量型工具來看,既然未來降息空間不大,進一步降準或將成為央行的重要調控手段。
連平表示,預計中國貨幣政策基本維持穩健偏松的格局,最大的表現是流動性充裕。特別是今年以來外匯占款持續下降,意味著中國資本流出加劇,未來央行降準需更加有針對性,明年進一步降準仍有機會,以緩解資本流出的壓力,要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政策方面做出選擇。
三、房地產繼續“去庫存”
14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了“化解房地產庫存”。據多家媒體報道,住建部日前召集了地方房管部門研究去庫存方案,其中便提到了要促進農民購房、拆遷補償方式變動以及加強商品房管理等內容。其中,促進農民購房是政策的主要著力點。
這一政策目前已在業界引發熱議,尤其是當前對于農民購房后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并不很健全,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或許是會議需要考慮的問題。另一方面,如果房地產去庫存與城鎮化相結合,那么除了房產調控外,還需要社保、戶籍等改革的同步推進,這也有待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進一步統籌。
無論怎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或將有助于改變房地產的低迷狀況。專家表示,房產調控將和城市群布局與經濟帶建設協同進行,預計明年三四線城市將加快去去庫存步伐,一線城市的樓市也將回暖。
平安證券表示,2016年隨著房地產投資下行壓力顯現,政策面仍將維持寬松和扶持態度,這將保障地產板塊估值向上具備提升空間,行業龍頭當前對應2015年PE為14倍,具有低估值優勢,在風格切換和險資增持的催化下,具有配置價值,如萬科、保利、招商、華夏幸福。由于行業的結構性矛盾,中長期看中小企業已拋棄對周期的幻想,主業多元化轉型是大勢所趨。
在轉型方向中,看好的轉型方向包括:切入新興行業的中小市值公司(華業、廣宇、宋都、中體、萊茵、財信)、住房后市場相關標的(世聯行)、以及潛在的轉型標的。國企改革層面,預計未來更多國有房企將受益資源整合、制度變革等帶來的投資機遇,建議關注標的空港股份、中航地產、魯商置業、深振業、天健集團等。
四,繼續推進國企改革
本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開始以分類討論的辦法部署國企的增效升級,即除了進一步加強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強化央企創新力度外,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企業將實行關停并轉和剝離重組。
煤炭行業首當其沖。煤炭工業協會高層目前已表態,正在研究該行業的國企退出機制;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則在本月召開的全國煤炭交易會上表示,目前正在圍繞化解產能過剩、推動企業重組等方面,進一步研究完善煤炭脫困的相關措施。
國企改革之所以重要,也與其涉及供給側的結構調整有關——在過去的一個月里,高層至少五度提及“供給側改革”,被解讀為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議題的“吹風”。
國企改革方面,民生建議投資三大領域機會:
1,央企分類引發的剝離和重組。相關標的:中國神華、南國置業、金龍汽車、中色股份。
2,國資運營平臺組建引發的業務板塊整合。相關標的:中航動控、桑德環境、中集集團。
3,推進整體上市。相關標的:上海貝嶺、振華科技、兗州煤業、中航電子。
(來源網絡)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下面公眾號:GLGW668
推薦閱讀
上周兩市雙雙收陽,權重小盤均有表現,但盤面熱點輪換較快,如券商,保險,有色周一出現一日游行情,又如互聯網,IT設備板塊在互聯網大會前漲勢較好,會后馬上退潮,總體操作上難度較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或透露重磅利好(附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