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關,P2P跑路案件頻發,山東P2P平臺鑫利源一則跑路公告令人哭笑不得,上線僅三個月,就跑路了,令人唏噓不已。不過,筆者認為,這樣的平臺,資深投資人基本不會踩雷。(PS:這雷太明顯,踩雷者先別著急拍磚,看完下文再決定拍不拍)。
其實,關于如何預防踩雷的帖子,每天都會出現在各種論壇,貼吧里了,每天花幾分鐘閱讀一下,就可以幫助我們,珍愛生命,遠離雷區。對于關于防雷的基本要素,平臺背景調查、利率是否合理、風控是否嚴謹、資金流向等問題,論壇里的帖子數不勝數,在這里筆者就不贅述了。以下,只是筆者個人根據自己的投資習慣,總結的幾點,希望可以幫助廣大投友,遠離雷區。
網貸小白——有風投投資的P2P是首選
剛開始投資P2P的第一年,我是P2P“小白”,戰戰兢兢的把辛苦攢了幾個月的錢,投到網貸平臺,那時,對于我來說,安全是最重要的。因為本人是金融學出身,所以對風投略知一二,當時,投資的原則就是跟投風投,在風投進入的平臺里面,選擇利息較高的投資。因為,對于一個網貸“小白”來說,自身掌握的風險把控能力有限,難免踩雷。個人認為,一般情況下,有風投進入的P2P有兩大基本優勢,第一:風投進入之前,對平臺的風控肯定做了全面的評估與考察,風險系數小。第二:有風投介入的平臺,跑路成本很高,基本不會跑路。事實證明這一方法,屢試不爽,在筆者“小白”的投資階段,沒有踩雷。
網貸入門投資階段——設立自己的投資原則
投資網貸一年左右的時間,隨著自己網貸經驗的增多,和網貸群里投友的溝通,年化利率7%—10%,已經難以滿足筆投資預期。一般情況下,這個階斷也是最易踩雷階段,膽子越來越大,金額越投越多,面對年化利率30%甚至更高的收益,難免會手癢。結果,在**雨遭遇所謂的黑客攻擊前,提出了最后一筆款,幸免于雷,至今想來仍心有余悸。自此以后,筆者投資更加謹慎了,當然謹慎并不代表固步不前,面對新上線的平臺本人還是充滿了好奇,一般情況下,認識一個新平臺我大概會考察3—6個月的時間。
平臺的基本信息方面,我會更關注,平臺的背景、股東、高管和資產端的信息。
1、看注冊信息。公司是否真實,可以到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工商局網站)查詢。
2、看公司是否規范。有沒有自己的官方對外渠道,如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官方QQ群等。核實地址與電話是否真實,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實地考察,看公司環境是否規范,證照是否齊全,看公司高管人員。
3、看信用度和收益情況。相對而言,如果能接受略低收益率的話,盡量選擇品牌規模大、綜合實力強的P2P平臺。這類公司就算一兩個標的出現問題,它的抵御風險能力足以兌付投資人本息。長期投資收益超過 20%的平臺基本上都不可持續。
4、看股東背景。如果該P2P平臺的股東背景屬于國資、或是風投曾經投過的,或是銀行系的,相對而言比較安全。
除了以上基本信息之外,個人對高管的信息會很多時間去考察。如一個平臺的CEO連小學都沒畢業,也沒有相關從業經歷,那這個平臺我是絕對不會投資的(筆者不是唯學歷論者,但是,金融或管理相關學歷或相關從業經歷的人,會有受過比較系統的職業培訓,對風險的把控能力具有優勢)。有投友問:“平臺信息都是表面的,如何去挖掘高管信息呢?”其實非常簡單,網絡時代有什么是網上找不到的呢?至于如何尋找,筆者會在后面文章里面詳細介紹。
以下是筆者的不投原則:
1、草根平臺不投(實繳資本低于1000萬私企)
2、高管沒有相關從業經歷者(或從業低于三年的)不投
3、年化利率超過20%的不投
4、網站系統“撞衫”的一概不投
5、技術人員超過80%的不投
6、涉嫌自融性平臺不投
7、上線不足一年,曝光臺出現2次(含2次)以上的
8、單筆融資額超過千萬的不投
因人而異,相信在網貸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者,都會有自己的投資原則,每位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不同,以上只是個人的拙見,僅作參考,不做投資依據。
縱觀跑路的平臺,跑路前都會出現蛛絲馬跡的,只是很多投資人,被超高的利息蒙蔽了雙眼,或者是猶豫不決,持觀望態度,錯失了最佳時機。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投資網貸三年有余,除了人人貸、陸金所期限較長,其他的平臺基本都是短期,(新平臺1-3個月,兩年以上的平臺6-12個月)。根據投資經驗,如果你投資的平臺出現了以下現象,請務必提高警惕!
1、在第三方論壇或QQ群中會有人爆料,可能是平臺公司本身的基礎信息,平臺公司所涉及的項目的信息出現問題,且客服沒有及時解決。
危險系數 ★★★
2、平臺突發性、頻繁地發短期標,突然提高發標的額度,通過各種非常規的活動提高項目的利率等吸引投資者,(設立汽車或多個超過萬元以上的大獎)。
危險系數 ★★★★
3、平臺運營的數據異常。比如待還金額、盈收情況、借款人數量、投資人數量,以及每月新增借款人或者堅守借款人數量等一系列的數據。
危險系數 ★★★★
4、平臺運營內部高管、員工大規模離職,更換法人代表。
危險系數 ★★★★★
5、大戶投資者集中撤離,大戶的投資額度較大,對平臺的重視度也增高,通常會是第一手信息情報的獲取者。
危險系數 ★★★★★
推薦閱讀
央行大媽出手降準降息,這已經是本年度央行第六次降準降息,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以及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央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救市,調控市場,促進經濟發展。 但是,存款利率一降再降,活期利率已經降至0.35%,一年>>>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shuju/298175.html